第二卷 南方 第二百一十五章 收获(8)(2 / 2)

郭家其实是书香世家,而且所学很杂,十几年前便迁居淮上,可能就是提前避祸而来。</p>

这其中的关节,别人倒不明白,郭叔华自己清楚的很,一时高兴,便是说了出来。</p>

好在众人也不在意,刘兆辉一笑挥鞭,带着众人绝尘而去,郭叔华一边与吕大雷几人疾步而行,一边也是暗自沉吟,太子看来是可辅之主,就是不知道,自己将何以为进身之资?这,倒真的要好好权衡思量一下了。</p>

……</p>

……</p>

从山阳至清江,不过三四十里路,快马击鞭,官道情形又很不错,在路上行了半个多时辰后,朱慈烺便是已经回到行营地界。</p>

距离军营很远,便是有大量的小商小贩,卖的多是些生活用具,零食之类的也很不少。</p>

一贴近来,就感觉人声鼎沸,人气十足。</p>

而军营之中,哨声尖锐,呼喊声,军号声,军歌声,还有跑步时的震动声,都是地动山摇一般,震耳欲聋。</p>

到了这里,朱慈烺的面部表情也是真正放松下来。无论如何,自己还是真正的改变了这一小块地方。</p>

方圆数十里内,数万健儿的命运因他而完全改变。</p>

就是这些普通的百姓,商人,大大小小的官吏们,人们原本的生活轨迹,也是因他而发生了变化。</p>

就算是一点一滴,也是真真正正的变化。</p>

有位伟人曾经说过,他不过影响了一小块儿地方,政治影响力不能出城。当然,这是他的自谦之词,不过这句话用来自己勉励一下自己,倒也正合其时。</p>

“是太子殿下回来了。”</p>

“臣等叩见殿下。”</p>

一别十数日,自行营建成,朱慈烺还是头一回出去这么久,有他在,自然就是有主心骨,此时见他回来,行营上下,也都是蜂拥而出,不少人都是在脸上露出十分欢喜的神色出来。</p>

</p>

“好了,都各忙各的去,”朱慈烺心中感动,却故意板着脸道:“趁着迎我的机会,出来躲懒是不是?”</p>

众人自是哄然大笑,不过朱慈烺倒是没笑,适才迎出来的,全部都是八品以上的官员,全部进士出身,不论是哪个司里的,都是如此。</p>

那些七品以下的,不管是举人还是秀才,虽然一脸热切,不过都是老老实实的留在屋中,不敢孟浪。</p>

官吏分别,还是十分显著分明。</p>

“殿下,”正在沉思,道左之旁跪着的几十个人,立刻就是吸引了他的注意,而人群之中跪的最靠前的,也正笑嘻嘻的看向自己,见朱慈烺眼光所至,就又叩了个头,然后才笑道:“臣汤若望,叩见皇太子殿下!”</p>

“老汤,你可回来了!”</p>

一见是他,朱慈烺浑身一个激灵,立时就从马上跳了下来。</p>

跟着他的人,还是头一回见皇太子这么不稳重,一翻身下马这动作,实在是太过猴急了一些。</p>

便是夹在人群中的魏岳和李龚几个,也是忍不住相视一笑。</p>

殿下当初在北京时,也是每常有十分轻率的孩子般的举动,现在麾下这么多人,行营上下,多少双眼睛盯着,如这般的率直而行的动作,也是十分少见了。</p>

朱慈烺这会子哪里还能理会这些个事?</p>

当下只是执住汤若望的手,笑嘻嘻的道:“打你一走,我就惦记你回来的日子,怎么算,也早就该回来了。”</p>

“臣是耽搁了一点时间,机床没有现成的,还是设法从南洋地界转运过来的。”汤若望也是一嘴熟极而流的京片子,当时的北京话已经算是成型,只是少了不少后来的旗人词汇,此时这个中年传教士若不是一头金发,还有十分高大的典型的德国日尔曼人的体型,光听话音,还真听不出来是泰西来的夷人。</p>

“好好好,辛苦了。”</p>

“除了铳床、车床、镗床等器械,臣还从南边带回来不少愿意跟随效力的泰西人。”</p>

其实购买器械,在北京时完全用不着汤若望这样档次的传教士出马。耶苏会在澳门和京师都有常驻的代表。</p>

崇祯早年,徐光启和孙元化这师徒二人负责铸炮,从欧洲购买了大量铸炮用的镗床器械,山海关和京师城头的红夷大炮,就是当时所铸。</p>

不过现在京师丢了,以前的大炮和器械,当然荡然无存。</p>

而朱慈烺对耶苏会还有更高更多的要求,非得汤若望这个两边都信任的传教士中的大人物亲自跑一次不可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