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南方 第二百九十六章 会战(32)(2 / 2)

就算是那两个马甲也不是普通的旗兵可比的,清军在旗下选兵,十岁就开始考选,三年一考,合格的为守兵,再上为步马,再上才是马甲!</p>

并不是骑马就是八旗精锐,骑马的还有没有战甲的有马跟役呢!</p>

“不能打了,栓柱,你快后退,跑!”</p>

“什么?”冯栓柱手中一柄虎枪,斜握在手心里正握的发热,他最年轻,夜不收要胆大心细,经验丰富,所以太年轻的就不能小,年轻的不大容易胆小,可也容易冲动。</p>

夜不收的主要任务是把消息带回去,而不是拼死力战。</p>

“狗娘日的,我平时教你什么,你全他娘的忘了?”钱楚魁破口大骂:“你马最好,身量也轻,你他娘的不送信,我去?赶紧走,就说是鞑子主力上来了!”</p>

夜空之中,钱楚魁的叫声不知道惊动了多少夜宿的飞鸟,附近林中,乌鸦嘎嘎的在林中飞舞着,叫喊着,给这突如其来的小规模战事更添了几分凄厉。</p>

“好,我走!”</p>

毕竟是经过调教,冯栓柱知道自己身量最轻,马也最好,用来报信最好不过。而且他也认的出来,过来的六个鞑子,哪怕自己这边不是四个而是十四个,甚至是二十四个,能不能打的过,也得两说。</p>

这还是夜不收是明军精锐的提前下,若是换了普通营兵,恐怕来四十个也是白给!</p>

鞑子前锋营和护军营的凶悍,绝非普通的明军能敌。</p>

“驴日的,给你们一箭!”</p>

掉马转身的同时,身手了得的冯栓柱已经扭腰折身,取了骑弓在手,这么近的距离,那几个鞑子已经跃到不到二十步的距离,再黑的天也看的比较清楚了,他搭箭上弓弦,用力一拉,二十个力的骑弓已经是不小的力了,三棱的破甲箭在空中发出摄入的嗡嗡声,向着不远处跃纵的身影疾掠过去。</p>

一箭射出,冯栓柱根本不敢再看,就此掉马离去。</p>

身着前锋营士兵的铠甲,带人摸上来的并不是普通的八旗将领,更不是什么拔什库之类的小军官。</p>

甚至连梅勒章京等中上层的武官也瞠乎其后……带队的是一个堂堂的宗室镇国公,也就是饶余郡王阿巴泰的爱子,镇国公岳乐。</p>

这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和当时的八旗贵胃们一样,自幼在马上长大,除了没有如父辈那样还参加渔猎之外,他们一样经受了严格甚至是严酷的训练和调教。</p>

他们在马上长大,自幼就得学习骑射,成绩不好,必定无颜面立于宗室伙伴之间。</p>

要知道,连已故太宗皇帝皇太极的幼子,现在的皇帝福临在六岁的时候,也得持短弓去射猎,并且射中了一头鹿!</p>

骑马射箭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便是漫长的无休止的征战。</p>

岳乐在十四岁时就随父出征了,阿巴泰是一个不得志的皇子,努尔哈赤并不喜欢他,皇太极也不欣赏他,在两代汗王的心中,这只是一个莽撞而粗鲁的武夫。</p>

在漫长的几十年的征战生涯中,阿巴泰从未专领一军,哪怕是岳托这样的侄子都封了亲王,阿巴泰却一直在贝勒的位子上老老实实的呆着。</p>

现在的饶余郡王看似因功授爵,其实倒不如说是摄政王看这个哥子太老了,施舍给饶余贝勒的一样!</p>

父王的窘况岳乐是一直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不论如何,父亲的这种尴尬绝不能再落在自己的头上,这一顶郡王帽子,承袭下来就是贝勒,再减一等以国公承袭也并非是不可能。</p>

大清不比明朝,皇子就是亲王,亲王嫡子仍为亲王,世袭罔替!</p>

在大清,只能是以军功来换!</p>

咱爷们不被上头欢喜,那就是用实打实的军功来换好了。</p>

年轻的镇国公心头是一团火热,刚刚掷出一柄飞斧,岳乐听到了飞斧掠空和击中人身体的声响,在听到满意的咯咯声后,他便猛然跃起,向前疾冲。</p>

这一队明军如果惊慌失措想上马奔逃就最好不过,这个距离,明军刚刚上马,他便会带着人赶到,到时候,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斩敌于马下!</p>

在朦朦胧胧的夜色中,他看到为首的明军并不曾逃走,而是上马,持兵,向着自己这边冲了过来。</p>

与此同时,有一个明军调转了马头,还折身射了一箭。</p>

这一箭就在岳乐的头顶掠过,差了一指多的距离就能射中他的顶门。</p>

刺骨的冷风之中,这位大清镇国公也是惊出了一头的冷汗。</p>

“杀汉狗!”</p>

敌人难缠,不过这不可怕,反而激起了镇国公杀光强敌的嗜血欲望,在抖动了自己的虎枪之后,岳乐长枪猛出,向着一个明军的前胸猛扎过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