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进军叶尔羌 2(2 / 2)

扬帆大明 魔力鸟 0 字 2021-07-23

“哎,如今已成骑虎之势,就看朝廷能凑多少兵马了。如果真的兵马不够,我就同意你的战术,如果兵马够就直接沿河开进。你带骑兵渡河在南岸成犄角之队前进。”</p>

“还有一点,大人,小的带领的这些骑兵必须每人携带步枪,如果阿普杜拉哈不出击,我就带人打疼他,直到大军围拢攻下他的城池。而在出征之前,大人可修书一封奉劝其仿效漠南各蒙古部落归顺大明,语气要强硬且不容反驳,就算不能激怒他。也要认为你会倾巢而出攻击他的府。”</p>

“嗯,先礼后兵。现在我担心能募集到多少民夫,又如何武装他们啊。”</p>

“大明皇上一向威望颇高,何况西征也是为了彻底消除隐患为这些边民提供永久的耕种之地。相信他们会支持的,如果将来有机会破城,阿普杜拉哈汗国的黄金拿出一部分来安抚受伤或者死难者。何况有大人带兵,小的在前方临机应变,一定能攻克叶尔羌。”</p>

李承宗看姚启圣自信满满也不好打击他,也许皇上试过他的火候,就算他是马谡反正自己到时候稳打稳扎也不至于完败。</p>

而朝廷这边,朱显波给刘立洋的指令是尽量调集更多的兵马供李承宗和姚启圣使用,同时鉴于叶尔羌,不必苛求完胜,必要的时候大兵压境和谈也是一种选择。方针既定,刘立洋这个跟随朱显波多年的兵部尚书,东拼西凑终于从陕甘调兵前往哈密,哈密李承宗的治下军队达到二十一万。</p>

当然这些军队不可能全部出征,北方准葛尔虎视眈眈,留下五万驻防哈密是必须的。</p>

经过几天公告,李承宗和姚启圣从哈密及周边的军垦区募得勇士五万余人,这些人虽然来之前经过正规训练,但久疏战阵,只能做凑数用。</p>

李承宗听从了姚启圣的建议,将两万步枪全部配给骑兵交给姚启圣作为西征的先锋部队,同时将剩余的两万战马拼凑在一起交给临时征召的勇士,作为骑兵部队跟随在两万步枪骑后。自己领骑兵五万,步兵五万,对外号称四十万大军开始西征叶尔羌。大明帝国最没有把握的一场战争由于姚启圣的冲动和朱显波的支持即将开始。</p>

队伍还没到库尔勒就收到了阿普杜拉哈的回信,当然是拒绝归顺大明,这也难怪,他们承认成吉思汗可不承认朱元璋。何况阿普杜拉哈认为自己的汗国地广人稀,从克什米尔到天山,从费尔干纳谷到嘉峪关,版图并不比先前的大明小多少,何况汗国南部河流交错纵横是放牧的天堂,最主要的是阿普杜拉哈认为大明还没强大到可以统辖叶尔羌的地步。当然这些只是他的想法。</p>

接到回信,李承宗只好再写信一封,这次是讨伐书。言简意赅,3拾万大军克日即将兵临莎车城下,让阿普杜拉哈等着。这样的回信无非是做给战争双方的百姓看的,强大的大明还是先礼后兵的。</p>

于是西征大军按照先前的计划,李承宗在库尔勒暂驻一段时间,派遣锦衣卫顺塔里木河、克里雅和、和田河和叶尔羌散步谣言,说大明从哈密派遣四十万大军西征叶尔羌汗国。并有三十万在长安集结完毕准备择日出,大明皇帝誓灭叶尔羌汗国,恢复大明的统治。</p>

西征路上并不是一日千里。除去必要的探索,部队也只能沿河前进,虽然姚启圣的先锋部队全部是骑兵。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要保持和李承宗大军的适当距离。凭着两万步枪骑,姚启圣在塔里木河区域几乎没有遇到抵抗,很快占领轮台,库车和新和城。而李承宗在库尔勒驻扎近十日,得悉北方准噶尔暂无异动后继续拔营前进。以便与姚启圣保持前后呼应。</p>

越接近莎车,西征的部队前进的越谨慎。终于前方探子传来消息前方阿克苏似乎有阿普杜拉哈的部分主力守城。看来这个阿普杜拉哈也不是完全龟缩。只要有人就好,姚启圣怕的是龟缩,要是藏进茫茫沙漠大明的骑兵拿这些蒙古后裔还真没办法。守城,是姚启圣和李承宗乐见的。</p>

等待快到阿克苏时,姚启圣让全部骑兵在沙漠里来了个原地赛马,部队分成几部分,从东南向西北不断的来回奔跑,掀起阵阵沙尘,几万骑兵放肆的在战场外奔驰。而且一折腾就是一个上午,漫天的尘土随风飞扬,马蹄声此起彼伏。远处的阿克苏城守军彻底相信了这是大明西征的主力,而且人数和先前传说的差不多,连忙准备防御的同时,派人向莎车城报告战况。</p>

而姚启圣在折腾了半天之后,让骑兵原地休息。然后让传令兵告知李承宗,建议兵分两路,趁着姚启圣围攻阿克苏的机会,李承宗带兵沿和田河南下。防止莎车城的军队和百姓潜逃。李承宗对姚启圣要以2万步枪骑兵和2万临时募集的民夫攻打阿克苏有信心,但是不相信他能仅仅以这些兵力就能攻下莎车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