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儿女亲家(2 / 2)

扬帆大明 魔力鸟 0 字 2021-07-23

“这个。。。”朱朝阳显然意识到自己刚才失态了。</p>

“好啦,可以透露一点点,就说朕在考虑了。但话别说得太满啊,不但到时候收不了场,朕可不负责。”</p>

“儿臣明白。”</p>

朱朝阳走后,朱显波突然觉得孩子们不参与到政治之中来,有时候反而是件好事情,就像这次朱朝阳流露出来的对李自成的依赖之情。通过孩子的嘴去点透未尝不是一件好事。</p>

皇后周涛对于朱显波和李自成联姻的事情也没什么好说的,毕竟这是双赢的事情。还好是娶进来,要嫁出去就轮到丹凝,估计那样的话周涛又要考量一番了。</p>

而由于儿女亲家的事情,李自成短时间无法回新疆了,只好安心的呆在京城过年。</p>

1645年是一个平年,是农历戊子年,是鼠年。元宵刚过没几天从马六甲城就传来消息,英国国会授权克伦威尔建立新军准备与国王对抗。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这意味着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就要开始了。而朱显波如果想阻止这一切的话就必须尽快将大明的影响力扩展到欧洲才行。</p>

而过去的大半年时间朱显波都把精力花在了国计民生上,造船因为经费问题曾经一度停产,后来朱显波的卖菜钱陆续移交到户部后才又陆续恢复。但西伯利亚的问题也迫在眉切,与俄国人虽然暂时不会有大摩擦,但想一时半会解决也不可能了,朱显波必须有所抉择和行动才行。</p>

当然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一个给朱显波另外一个触动,必须尽管稳定自己手下这些官员。封官进爵的事情也不能再拖下去。</p>

于是朱显波和后宫几个女人商量后决定,在二月份给朱朝阳和李薇月完婚,三月份对朝官进行大面积加封,四月陆续封赏各地方官员。等到五月份又要开始忙定居点的修建工作了。</p>

婚期已定,于是朱显波昭告群臣,大家二月份的头等大事就是忙大皇子的婚事了。李自成也有的忙了,本来朱显波就给他个结交群臣的政治任务,这回又赶上闺女出嫁。那些京官中的墙头草刹那间一个劲的往李自成加挤。而那些原本欣赏李自成的官员们也得来送个顺水人情。</p>

只是难坏了那些上书弹劾李自成的文官,原本想让李自成丢官获罪,没想到李自成却越来越红,女儿嫁给大皇子。这对朝臣们来说都知道意味着什么,至少皇上对李自成是绝对信任了。搞不好将来就是他女儿就是太子妃,再将来。。。</p>

皇家婚嫁自然不能简单,尤其是现在天下归顺,大明疆域前所未有的广阔。朝廷收入也不断增加,礼部、户部都积极参与到朱朝阳的大婚当中。对此朱显波也不加阻拦,一来朝廷现在有这个实力了,不能委屈了孩子,尤其是娶得是李自成的女儿,二来也要借机看看朱朝阳在朝中的人气。</p>

就这样在一片喜气洋洋中,十七岁的朱朝阳迎娶了十六岁的李薇月。朱显波和李自成的亲密关系增加了一条纽带。而婚后的朱朝阳大部分时间却住在了李自成家里,这孩子要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兵法。因为朱显波一直没有给他明确得答复,他还是担心李自成很快会回新疆去。</p>

而李自成这边确实要考虑这个事情了,虽说那边有副将柳水龙等顶着。但儿女一完婚,就没借口再赖在京城了,尽管李薇月和他说起过好几次,说朱朝阳恳请皇上让他全家留在京城。但骨子里李自成肯定选择回新疆,在那里他是土皇帝。而京城,比他官大的多如牛毛,何况还有皇上这座大山,自己只能微言谨性。</p>

李自成急,朱显波更急,他知道李自成对朝廷对自己暂时没有任何危险,但历史的经验告诉他,这样又才华的将领不能长期戌边,要不然不是造反就是被逼反。京城中那些砕言碎语比刀子还厉害,没几个皇上和封疆大臣顶的住。</p>

</p>

————————————————————————</p>

七百二十度打滚求各种支持!你们的支持是作者码字的最大动力,魔力在这里拜谢了!看书的朋友里,光棍的有木有,准备过节庆祝的有木有!大家动起来啊,宅男宅女们出去走走,把自己清理出光棍队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