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中央军委(2 / 2)

扬帆大明 魔力鸟 0 字 2021-07-23

各司长官,各舰队总指挥官阶三品各总督、各舰队总指挥以及各总兵及海港守备处有权在遭受敌人来犯时组织防御,但必须第一时间上报总参谋部,对于敌人的还击与否以及还击力度则需要总参谋部做出</p>

海陆两军司令以及装备后勤部长与总参谋长隶属中央军事委员会,官阶二品中央军事委员会长官由朕兼任,设委员若干,官阶一品”</p>

朱显波完全结合和谐盛世的模式在改组明代兵部,听得几位大臣一愣一愣的,心想,这皇上考虑改组兵部不是一天两天了,许多人想努力记下朱显波说的这些名词,但无奈朱显波说得太快,一个个茫然的看着皇上朱显波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己太心急了</p>

“这样,明日各位再来一样,朕今晚会安排人将兵部改组的大致机构图画出来,各位爱卿闲时多考虑下各部、各司一下还需要哪些常设机构,以及各部、各司的长官人选问题”</p>

朱显波如此大幅度的改制兵部,其他各部的很多功能被兼并自然会损害其他各部的利益,好在空出来官职不少,应该是各部各派翘首以盼的先不说中央军委委员,就海陆两军司令、参谋总部部长、装备后勤部长,一下多出来四个二品官,三品多,这是当官的人喜欢的</p>

朱显波知道随着大明疆域和实际控制海域的不断扩大,必须拿出来多的利益供高层分配,这样才能确保中央的重臣们和谐共存各派系之间又要互相推荐自己的属下了,这也是一种变相的安慰与巴结群臣的办法朱显波久居海外,回京后自然要尽快弥补自己与群臣只见的缝隙</p>

这也是朱显波暂且按下诸位重臣之间分歧不说,先替改组兵部的另外一个原因当然这么做的另一个弊端就是尽管让大明的军事行为加慎密和合理化日常管理加高效化却容易导致贻误战机,这些只能等进一步增强军事实力后再授予主要将领临机决断权</p>

当然大臣们如果自己审视的话,很快就会发现改制后除了增加皇上的兵权之外,兵部尚和原中央将军等人的权力将进一步被弱化而各总督和总兵则完全根据需要领兵兵部尚和侍郎的权力将平分在两部与两军司令身上</p>

当然收益最大的就是七大舰队的总指挥,虽然暂时大明还只有五支舰队,但正三品就意味着与以前的兵部侍郎平职,这在这个君为臣纲的年代,实属一大飞跃而做为封疆大吏的总督权力似乎有所减弱,这也是朱显波早就考虑的,不得已才设置总督,今后军政还是陆续分离</p>

至于军事委员会委员相当于一个集体决断机构,在皇权得到保障的情况下,其实还是朱显波说了算,不过对于那些德高望重的将军没有合适的地方去,那中央军委也许能解决官阶够高,权力却不明确</p>

两军司令的权力仅限于日常管理,而参谋部和装备后勤部一个实权派,一个是肥缺如何安排人选,其实朱显波心里也不是完全有低,至少前兵部侍郎、汉王朱朝阳,就不知道安排在何处</p>

于是人员再次精简,接着朱显波只留下了徐光启与刘立洋,毫无疑问,这两人是中央军委的最佳候补,也是朝中能左右局势的重臣</p>

“两位爱卿,这样改制兵部妥当吗?”</p>

“吾皇高瞻远瞩,微臣佩服当今大明无论是陆地还是海疆都在不断扩大,此次改制能够适应当下时势力几位舰队指挥为大明朝廷立下汉马功劳,理当升迁比如姚启圣姚将军,他在陆军时就早已是四品,可是到水师之后却要听命于同样四品的舰队指挥,如今多下卡利亥特港,立下奇功,仍旧只是一个四品,不和制度啊改制以后此类事情就能迎刃而解,微臣赞同”</p>

徐光启虽然是文官,但朱显波急于改制的苦心他何尝不知道一些文官在朝中碌碌无为,却用不了几年从一个地方官升至三品甚至二品大员,而一名舰队总指挥常年漂泊于*大海之上,跋山涉水,却被先前的官制所禁锢,确实不公</p>

“刘爱卿,你认为呢?”</p>

“微臣记得皇上曾经说过,大明要做陆权强国,要做一个海权强国此次改制是一个机会,相信通过此次改制一定实现皇上宏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