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20)别院(上)(2 / 2)

陌上行 习惯呕吐 10930 字 2019-08-07

霍士其这才反应过来。

他拿着大丫递给他的擦汗毛巾,在院地里转了好多圈,掂量了好些字,总觉得这字有缺憾,那字又不太吉利,总之都不是能留住的好兆头,盘算来盘算去,末了问道:“那你们平日里怎么叫的?”

“乱叫呗。”二丫说。她倒是给弟弟起了个乳名,就叫盼儿,结果因为这和杨盼儿重名,犯了冲克,被十七婶拿扫帚结结实实抽了好几下。杨盼儿是个有家不能回的苦命人,霍家大公子怎么能起这么个名字!

霍士其又转了好几圈,最后才斟酌出一个好字:“就叫‘实儿’。……‘有者为实’;‘实,诚也’。”他仰着头,搜肠刮肚地想着书本上关于“实”字的注解。“这个名字好。乳名叫实儿,等蒙学了,还可以作学名。就是表字也有了一一子诚。”他边说边点头,很是为自己的深谋远虑而自豪。看看,他一句话就解决了这么多问题,这不是学问和本事,还能是什么?

两个女儿自然不会反对他作父亲的权威。

他得意了一会,这才想起来问,为什么巡察司突然又允家里人来探望了。

这事二丫不大知晓。最近一段时间,她白天都不怎么在家。大丫也不是很清楚,只说狄夫人头一天到家里坐了一会,逗奶娃娃的时候似有意似无意地说,她们现在能来“探监”了,只是千万莫要声张。

说到这里,二丫马上接嘴说:“前两天,巡察司朝南边解送了好些人,听说都是和李慎在端州的那场官司有粘连的。爹,您又没递解去南边,那您肯定是没事了。”

霍士其对她的揣测不置可否。李慎的案子是李慎的案子,他的官司是他的官司,两者看似是一回事,其实彼此的区别天差地远。他也不想和两个女儿譬说其中的道理。二丫能有眼下这点见识,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他忽然想到,二丫刚才说最近都不落家,那她在做什么?又去别家看戏喝酒?他很有几分不高兴地问道:“你天天不落屋,都在忙些甚?”他被关在这里,女人既担心他又要照顾娃娃,大丫要打理家务,这个时候二丫不帮忙不说,多半还借着机会天天在外面疯跑……他忽然觉得女人抽二丫那几扫帚确实没打错,就是不解气,还该狠狠地多打几下!

二丫倒没注意到她父亲神情上的变化,她在屋里一边帮着她姐整理带来的换洗衣衫还有被褥,一边大声回他的话,说:“弟弟有娘和二娘照看,家里还请了两个奶妈,什么事我都搭不上手,就去货栈里帮娘照应着。”她两手提拎着炕席,皱眉皴眼地把那张开岔裂缝的老蔑席丢到院地的一角,拍着手说,“爹,这烂席子您躺着也不觉得扎肉?我看巡察司也是穷衙门,这席子都不知道用几年了,也不知道换一张。”看大丫已经把带来的蔑席铺展好,就没再进屋,给霍士其倒了碗茶水,蹲在他身边,又说,“以前看货栈一年能挣三四百贯,觉得真是不得了,也觉得高家三哥真是个有能耐的人。可这回去了货栈一看,也就那么回事。”说着扁了扁嘴,显然很是瞧不上高小三这个大掌柜。

霍士其吁了口长气,使劲按捺住心头一蹿一跳的火苗,问她:“你说货栈不好,哪里不好了?”

“小三哥不会做生意。”

霍士其终究没能忍住火气,抓起脚边的蒲扇就拍过去。遍燕山做生意的谁不知道高亭高小三?谁不羡慕刘记货栈有这么一个年青能干的大掌柜?二丫如此诋毁人家,这话要是传出去,别人会怎么想?谁都不会以为这是一个小丫头说出来的没见地的话,而是认为这就是货栈背后的大东家的意思。到那时候,高小三也肯定不能再在货栈做下去,商霍两家也都跑不了过河拆桥的臭名声!

二丫捂着头一下就跳到一边,委屈地说:“我又没说错。小三哥也认了的……”

“还敢犟嘴?!”

大丫赶紧丢下手里的事,过来拉住她爹,说:“二妹没骗您,三哥是说了,二妹她指正得对。三哥这几天都在给外地的分号掌柜们写信,让他们都回燕州一趟,大家聚在一起仔细合计一下,看货栈以后该怎么做。”

二丫揉着额头嘟囔说:“娘打我就不说了。爹,您是晓事理的人,怎么也打我?我又没做错事,为什么你们总是要打我?”

“打你还要理由?!”霍士其作势又举起扇子。

二丫不敢再说了。

霍士其问大丫:“货栈到底怎么了?”

大丫说不上货栈哪里不好。她虽然经历过一些波折,现在也把持着家务,但归根结底还是霍家堡上那个衙门小吏家的女儿,能精打细算地过日子,却没什么门外的见识,这种事情压根就说不出个子丑寅卯,只能让妹妹来做解释。

“三哥他们真不会做生意。”二丫边说边心虚地觑着霍士其手里的蒲扇,“货栈在南边开了十一家分号,看着多,其实赚钱的只有两处,一处是上京,一处是泉州,其余地方都是在赔钱。认真细说起来,泉州其实也是赔钱一一死帐坏帐太多。只是每年从泉州到中原的货物量大,客商也多,所以货栈还不能丢了这条线,再艰难咱们也得维持。”

“你接着说。”霍士其眯缝着眼睛哼了一声。才把货栈盘过来时,他大概看了看帐册,货栈的光景确实和二丫说得相差不离。不过货栈的事一直是婆娘在操持,最大的股东又是月儿,所以他既不想理会也不愿意插手。再说他好歹也是个读书人,有举人的功名摆着,总不能放下身份去和一群商人计长议短。哪怕这商人是同乡也不行。何况高小三还是他的侄辈,他个当叔的去和侄子理论,为了多赚两文还是赚少两文而在那里辎珠必较,他也确实抹不下这个脸面。

看父亲似乎有几分同意了自己的看法,二丫又高兴起来。她给父亲的茶盏里续上茶汤,蹲在小桌边继续说道:“我找小三哥问过,货栈眼下的营生一个是帮人跑驮马运货进出燕山,二一个就是自己做些粮食布匹山货毛皮的生意。可跑驮马的生意主要就在燕山到上京这条线,其他的分号一个月也没几桩生意,生意如此冷淡,还不如撤了,把人手都收回来,只做两样买卖。”

“只做两样买卖?哪两样?”

“到上京的货运不能丢,这是一样。另外就是把外地的人手聚拢回来之后,咱们可以多做些卫军的生意。从中原到葛平再到留镇,或者从中原到渠州再到屹县,都行。”二丫掰着手指说道,“还有一条,粮食布匹这么生意也不能做了。做这些买卖做的人太多,货也卖不上价钱,前头货栈就是靠着自家的驮马不掏运费的便利,才能留住一些客商。可仔细盘算下来,为了这些粮食布匹而淘费进去的人工就远不止那几个利钱,我看也不如撤了的好。”

霍士其乜了她一眼。看二丫说得小脸蛋都泛出红光,忍不住就给她浇冷水:“想做军务上的买卖,那得凭本事。你爹我和你和尚大哥,可都谁不会帮你的忙。”

二丫扁了扁嘴,说:“本来就没想过要你们帮忙。您看,咱们家的货栈本来就排在燕山第一号,等那些不赚钱的分号撤了,把当地的房屋货仓一卖,再把这些卖房子的钱拿去多买驮马多雇人工,那排咱们后面的二三四家加一起也未必能顶过咱家。更不要说咱们的人手调拨马匹调度比那几家更有章法,只要咱们在价钱上不克扣,官上和卫军又不是瞎子,还能放着咱们家的货栈不用?”

“要是不用,你又能怎么办?”

二丫愣了一下。她还真没想过会有这种情况。她想了想,眯起眼睛说:“不用就不用。我还巴不得不用哩。那就连货栈也卖了,正好腾出钱来做大事。”

霍士其被她的模样逗笑了。他问道:“你也有大事要做?是桩什么样的大事,能和我说说不?”

二丫左右看了看,见院子里除了他们爷仨再没旁人,才贴近她爹的耳朵说:“有两件大事。两个月前大军进草原时,不是有很多人得了寒热病高烧不退吗?蒋伯伯说,前几天,他从和尚大哥那里听了一个办法,或许能防治寒热病……”

霍士其一下就来了精神。他目光灼灼地瞪着自己的女儿,问道:“有这事?”草原作战,刀伤剑伤倒是其次,水土不服才是减员的最大原因。还有就是草原上的蚊虫太多,叮一下咬一下当时就是一个大红疙瘩,说不清楚几时就会发热发寒,一热起来浑身大汗,一冷起来盖几床军毯也不顶事,后送的伤员,一半多都是这种莫名其妙的原因。据说大赵在别的地方打仗,这病也是个挠头的棘手事!尤其是在南方。南方瘴气重,寒热病说来就来,毒瘴一起,有时整营整营的人说躺下就一个都起不来……

他着急地问道:“你和尚真说过,他有办法治寒热?”

“能防寒热病,但不能治。”

能防寒热病,那就不得了!

霍士其拍着大腿站起来,兴奋地在院子里兜了个圈子,蓦地在二丫头面前站定,问道:“方子呢?你收好没有?”

“蒋伯伯已经把方子给我了。怎么做,和尚大哥也大约交代过。眼下就是要摸索出具体的工序和工艺。”

“好!”霍士其竖着一根手指使劲地抖擞着,脚下踱着步,拧紧了眉头思忖其中的关键,走两步说一句。“这方子要严密地收好。最好不要放在家里,就放到你和尚大哥的书房里。那里十二个时辰随时都有人值守,别人想偷取也没机会。还有,你们回去就告诉蒋抟,务必叮嘱他,这是重要军务,再亲近的人也不许透露。再一个,摸索工艺时,一定要用信得过的人,最好就从霍家堡的亲支近族里寻找老实可靠的实诚人。你们回去之后,马上去找你们的和尚大哥,就说是我说的,事关紧要,让他出公文,六百里军递到屹县,让地方严密配合!对了,钱老三……钱老三的驻地就在北郑,让他派兵到屹县!”

大丫二丫都被他的这番话给吓住了。两姐妹你看看我,我望望你,谁都不知道一张防寒热病的方子怎么就折腾得父亲激动成这付模样。最后还是二丫壮着胆子说:“爹,您……您没事吧?”

霍士其这才反应过来。他愣怔了一下,突然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大丫低头进了屋,把父亲丢下的几件衣衫都拿出来,找了个木盆,找杂役要了水和几个皂角,把衣服都泡在木盆里。衣服长时间没有彻底洗干净过,得先泡透了才行。二丫也过去帮忙。姐妹俩都假装没看见父亲脸上的尴尬神情。二丫还对她姐说:“这衣服不能要了,汗都浸透了,洗也没法洗。还是拿回家拆分开,给弟弟当尿片。”

大丫默不作声地点点头。

霍士其重新坐下来,端起盏呷了口茶汤,平静一下心情,问道:“你刚才说是两件大事。还有一件是什么?”他现在已经想清楚了,二丫能把货栈的长短优劣说得一清二楚,显然心里已经有了一番计较;她想把货栈盘出去的主意显然也不是一时嘴快说说而已,肯定也是动了不少心思谋划了不少时候。说不得,这事肯定已经得了婆娘的首肯,月儿也必然是点了头的,就是高小三也多半没有反对。她现在跑来告诉自己,只不过是给自己透个风声罢了。儿女尊重自己,他当然也不会太多地插手。不过该问的事还是要问清楚。

这回二丫更谨慎,跑到门口趴着门缝仔细张望了一回,确定没有外人在附近,才踮着脚尖走回来,鬼鬼贼贼地凑到他耳朵边,小声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