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34)闾右田岫(二)(2 / 2)

陌上行 习惯呕吐 7952 字 2019-08-07

陈璞与田岫都悚然动容。李穆和商成说的话她们听不懂,但李穆是何样人,她们却很清楚。李穆的大儒称谓不过是别人的赞誉,其实文章辞藻都不过平常进士而已,但他在算术和天文上的造诣却是当今数一数二。就是这么一个人,突然离座对商成施大礼,显然商成说的什么冰川之类的荒诞怪谈绝不是信口胡言……

商成赶忙起身还礼,说:“我不是不说,是我真不知道。”

“那商公方才对太白山中各种地……地……地貌!”李穆“地”了几声总算想起这个辞。他心头不禁赞叹一声,“地貌”,地理的容貌,确实贴切!“……商公对各种地貌的来历了如指掌,总不能是虚言诓骗于我吧?”惟怕商成不肯尽心指点,他干脆先把一顶大帽子扣到商成头上一一不指点你就是在虚言哄骗,你就是个小人!

“我真是说不上来。”商成也是急出一头的热汗。他在心头骂自己,把他娘的,这酒真是不能多喝;喝酒误事啊!陪人喝个酒,怎么就喝到第四纪冰川上了?“我就知道点太白山上的事……”

那就够了!李穆即刻转愠为喜,直接抄起一瓶霍氏白酒,满满地给商成斟了一盏,再给自己也斟上,捧起盏说:“这一盏,是肃敬大将军的一一将军为国出兵牧马,千里转战身披创痍,至容损颜毁之地,实是教人怅然太息;然将军之威,声震河朔名达北海,麾下叱咤旗扬卷雪……”又是一篇文绉绉的大段颂辞。他这纯粹是故意的。他早看出来了,商成对稍微古雅一点的辞藻根本不熟悉,经常要为一个辞皱起眉头思索半天,所以就专门炮制出如此一篇连自己都有点不知所云的文章来教他犯糊涂,趁他迷混时再劝酒一一看你醉眼迷离时还能不能藏私不露?

“……因是故,肃不才,请为将军寿。不敢言其余,惟壮将军声威矣!”

一篇铿锵文章至此煞尾,李穆庄重一礼捧起了盏。

商成早就听得头晕脑胀,看他端酒,自己也连忙端起盏,仰起头咕咚咕咚喝完,见李穆拎着陶瓶就要过来再给自己斟上,连忙摆手阻拦,急急地说道:“不用再倒了!我招,我全招!我招了还不成?”

李穆仰起头来哈哈大笑:“子达果然是妙人!哈哈,妙人啊!”陈璞和田岫相顾莞尔。酒席上原本有的一点芥蒂,也随着商成这个玩笑而随风飘散。

商成说:“既然定一先生……”

“先生二字可不敢当。你称我定一就是了。”李穆打断他的话。

“……这角峰和刃脊的来历是这样的。”商成拿手蘸了点酒,随手就在条案上画出简陋的冰川形状,再不停地擦拭涂抹,把他所知道的那点冰川运动方式以及特点,一五一十地转述出来。角峰如何而来,刃脊怎么形成,冰斗和冰川槽谷还有冰川堆积地貌又各是怎样一回事……聚在案前的陈家姐妹和田岫都是听得似懂非懂。但李穆在太白山上待了几年,这些地貌都很清楚,把商成说的道理与自己所见所闻互相比照映证,顿时就不停地点头一一对错先不忙分辨,至少这番道理能把自己的各种疑惑一扫而空。

他拽过旁边南阳的座椅,坐下说道:“我听刚才说,这第四纪冰川发生在四万年前……”

“不是。”商成摇头打断他。第四纪冰川怎么可能发生在几万年前?“太白山的冰川遗迹差不多是四万年前到一万年前留下来的,但这只是第四纪冰川里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冰期。第四纪冰川最早出现的年代至少也在几百万年前,它分为几个冰期和间冰期……”他蘸着酒在案上写下“冰期”和“间冰期”。

陈璞和南阳听着这数字,都觉得很不可思议。但李穆和田岫却觉得勉勉强强还能理解。至少他们能找到对应的理论一一古书中有云“沧海桑田”,说的就是缓慢的巨大变化。李穆更是精擅天文,观测天象时就发现不少与古人的天文志记录不相附和的地方。虽然变化细微到常人难以察觉,但他还是早就在怀疑是不是天上星宿在移动位置,而天象本身也有所变化。这一点与商成说的百万年变化倒是有相近相似之处一一都是骇人听闻……

想起星宿和天象,他猛地记起自己读历代《天文志》时的一个迷惑不解之处,便问道:“子达,我还有一事不明。《淮南子》言,‘日中有踆乌’,这是何意?”怕商成不理解,他还在桌案上拿酒写了这五个字。

商成摇了摇头。太阳里有只乌鸦,谁知道是什么意思?

“《汉书》的《五行志》里也有记录,‘河平元年,三月己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是什么意思?”

商成还是摇头。他是哲学系研究生,不是天文学系的研究生,他哪里知道太阳里有黑气是什么状况。说不定是太阳他老人家生气了?是了,太阳的脸上只有一块黑斑点,那应该不是在生气,而是长了块斑。这事好办,用去斑霜啊。

李穆治学态度严谨,那是没的什么可说。可他并不是死读书的呆子,好歹也在朝为官十载,官场上的本事学的虽然不多,但手段还是有的。当下不再赘言,起身就拎起酒瓶,清咳一声就预备再作一篇洋洋洒洒的汉代大赋……

商成头都还晕着,哪里敢教他再来一篇文章,何况李穆手里还拎着酒瓶子,显然是堆完辞藻就要灌酒。他算是怕了这个中原名仕了一一他刚才怎么就看花了眼,竟然会暗暗赞叹这家伙是个好人呢?可他真不知道太阳里是只什么鸟,只好连蒙带猜并哄骗地说:“我想,可能是太阳黑子吧……”

接下来他就只能解释什么是黑子,然后解释什么是恒星,再解释什么是日冕……

黑子与恒星这些东西李穆都无法理解,很奇怪,日冕的说法他居然接受了。六年前他在太白山亲眼观测到一次日全食,当天地一片昏暗时,他很惊奇地看见太阳的边缘有丝丝缕缕的细微光芒,终于明白为什么古籍上所记录日食时有记载说“其状似汤沸”。现在听商成一说日冕,顿时就明白了其中的缘由。他甚至想到,既然商成关于日冕的道理是对的,那么太阳黑子呢,它是对还是错?还有太阳是颗恒星的说法,又是对还是非?虽然他还无法证明这些道理,但多年的天象观测告诉他,至少商成说太阳是颗恒星并且是太阳系一一这个辞让他觉得很拗口也很难接受一一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的说法很可能是真实的。金木水火土五颗星都在围着太阳转,这个道理肯定能解释从先秦时期到现在的天象观测中出现的许许多多疑问……

他们俩越说越热闹,陈璞,南阳还有田岫,却都是犹如在听天书。好在她们也有不少的话题可以说。于是她们便坐在酒席的另一边,凑在一起嘀咕她们关心的事,而把李穆这个前太史局少卿和商成这个很有希望转到太史局任正卿的上柱国丢在一边。

这顿酒席一直吃到四更才宾主尽欢而散。

临别的时候,满脸紫胀的李穆拉着商成的手,再三请托他务必尽快地找兵部说说,让这个财大气粗的衙门批一笔钱出来烧制那种据说是“无色透明”的琉璃,他好按照商成告诉他的办法制造新的“观天仪”。

醉得连马镫都踩不准的商成大着舌头答应他,等过了大年兵部开衙,他就去找几个尚书侍郎,好歹也要掏个几千百把贯出来一一娘的,亏待谁也不能亏待了定一兄不是?

至于怎么烧琉璃,在杂学上造诣极深的田岫出了个主意。她自己就记得汉唐以来各种烧制琉璃的记载,京中也有官营和私营的作坊在烧这种东西,完全可以让工部的作坊来做这个事一一只要大将军愿意打出旗号去与工部磨嘴皮子。

“没问题!”商成睁着一双醉眼还在找马镫,听了田岫的话,使劲地把胸脯拍得啪啪响,很豪爽地说,“我去找工部!常文实欠着我人情,他敢不让我烧玻璃,耽搁了定一兄的好事,我就去他家里闹腾!”他总算爬上马背了。

田岫抿嘴一笑,就与陈璞和南阳她们一道朝他们拱手送别。

直到两个人走远,三个女子才回了公主府。这些年她们也难得聚一回,所以话题再也说不完……

只要输入-www.69zw.com-就能看发布的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