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83)帮忙(六)(2 / 2)

陌上行 习惯呕吐 4946 字 2019-08-07

一听他这样说,田岫和杨衡顿时面露喜色。他们就是因为烧不化那个莫名其妙的见鬼石英石,所以才迟迟烧制不出玻璃。如今既然有了“纯碱”,那玻璃不就指日可待了?

田岫马上问道:“这纯碱是个什么模样的石头?”她看见“碱”字有个石字作偏旁,就想当然地认为这是一种石头,而纯碱多半就和石英石一样,是商成为了更好地辨认而特意给这种石头另起个新的名字。

“这不是石头……”

“那何处能有纯碱?”

这个问题可把商成给难住了。他提笔写字提刀砍人都很熟练,但是纯碱就说不清楚了。他搜肠刮肚地想着纯碱的来历,断断续续地说道:“纯碱嘛,顾名思义,就是纯粹的碱……哦,精粹的,一一也不是,应该是单纯的……嗯,就是很纯的碱。这个这个,应该是把天然碱加热还是提纯什么的,然后再结晶怎么怎么的,最后就是纯碱了。”

常秀和杨衡已经传阅过商成写的那两个字,也都摸不清“碱”字的由来,看商成说话时拧眉蹙首的模样,估计他也不可能清楚这纯碱和天然碱到底什么是个什么物事。他们也不敢随便插话,生怕打断商成的思路。他们眼巴巴地望着商成,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惟怕一不小心惊扰到他。天可怜见,让工部上下小洛坊内外揪心好长时间的玻璃,总算就要拨开云雾见青天了!老天爷开眼,丢下个纯碱,这一下,大家就快有扬眉吐气的那一天了!

田岫也皱起眉头,陪着商成一起思索。她罔自被人称为杂学大家,可商成说的什么天然碱什么提纯,居然完全不得要领。她思量半天,忽然站起来,走到桌案边,随便划拉了一张纸写了个“鹹”字,急切地问道:“这个字,是不是就是你所说的‘碱’字?”

商成眼睛盯着那个笔画复杂的楷体字,脑子里还在翻来覆去地想着纯碱的制法,随口说道:“这是什么字?一一哦,好象就是这个字。”

田岫哭笑不得。自己写的是变体字,居然不知晓字的出处来历,这教人如何评介才是好?这就与他提出太白山是火山什么的一样,言辞可使人耳目一新,却全然说不通畅,教人信也不是不信也不是。说他学问渊深吧,连个“鹹”字也不认识。说他不学无术是人云亦云吧,偏偏又能提出什么玻璃什么石英石外带纯碱,还口口声声说什么纯碱能使石英石更容易烧融,教人无从反驳。就是这样一个学止半途的家伙,不仅做到上柱国封了县伯,居然被定一先生引为知己?

现在,既然知晓了“碱”字的来历,田岫就不再刨根问底了。《说文》和《书》里都有介绍,草木灰里也有鹹,按商成的叙述,把草木灰加水煮沸之后,再有个什么“提纯结晶”的过程,就能得到“纯碱”。她看过一本南朝齐人做著的道家炼丹古籍,书中就有记录,“取石精为用,以五灰作引,遂得玻璃。”以前总是不明白石精和五灰具体所指,现在明白了,石精即是石英石,五灰就是草木灰,石精混杂纯碱,就能烧出玻璃!不过还有一个问题,火窑里的火头还是不够旺。

几位在作坊里帮忙的老匠人都说过,无论是专供大内的上等木炭,还是拉来的石煤,烧起来火头都够旺。她不知道,这添加了纯碱之后,窑里的火究竟能不能使石英石融化。即便有前人的记述,她依然没有把握能把玻璃烧制出来。

商成点着头说:“窑里的温度确实是个问题。温度不够,加再多的纯碱大概也成不了事。不过木炭和煤炭不行,那就用焦炭。”他使劲地在脑海的角落里寻找相关的记忆。“木炭的燃烧温度好象能达到一千度;煤炭,就是咱们通常说的石炭能达到一千二百度;焦炭可以达到一千五百度还是一千六百度……玻璃的熔点好象就是这个温度吧?这还是在没加纯碱的情况下。”

田岫和常秀还有杨衡面面相觑。木炭能到一千度?石炭是一千二百度?这个“度”字是什么意思?是一种量度么?既然是量度,总要有个长短高低的比较吧?还有这一千度和一千二百度又是如何衡量出来的?

这个问题就简单了,至少比如何烧制玻璃简单。商成乐呵呵地指着手里的茶盏说:“温度的衡量很容易。大家手里的茶汤结冰时,就是零度;而它烧到滚开时,就是一百度。比它的温度更高。”他举起盏,“象我手里这杯茶汤,手摸着有点烫,又能够忍受,估计温度就在四五十度。”

田岫拧着眉头思索半天,还是觉得有点不能接受,正想接着话题问下去,常秀先一步插话说道:“这焦炭,又如何得到?”他毕竟不是技术官员,也不关心杂学,一门心思只想着赶紧把玻璃烧制出来。至于什么茶汤什么温度,管它是什么呢?他只要玻璃!

“找块地,刨个大坑,就象煤炉那样在中间设个隔离层,上面放炼焦用的煤炭,下面烧石炭。或者直接在地面起圆形拱顶的长甬道,还是分两层,上面炼焦下面加热。”商成随说随在纸上画图,三笔两笔地就画出了草图。这土法炼焦的办法他当初在乡下见过几回,虽然不知道具体怎么做,但外观是随手就能画的。末了叮嘱常秀说,“炼焦的时间可不短,至少也要六七天,还有几道工序,关键是最后一道推焦还是什么。总之,还得靠你们摸索。不过这焦炭的燃烧效率肯定比石炭高,木炭更是没法比较。”

常秀哪里还管他说什么,直接就把纸扯了交给杨衡,盯着杨衡的眼睛一字一句地叮嘱:“小心收好,回头找人专门盯着!不管是要人要钱还是要物,直接找我!”

杨衡使劲地点着头,小心翼翼地折叠起来贴身收好。

商成突然又加了一句:“可以把丹铅也试着加进去!铅玻璃比玻璃更好,更透明!”他隐约记得铅玻璃好象又叫水晶玻璃,硬度比普通玻璃更高,透光性也更好,既然小洛坊有丹铅,何不尝试一下?

常秀胡乱点头答应着。他根本没听清商成在说什么,又问道:“子达,你看白酒有了眉目,玻璃也有了指望,这推广新农具和新作法,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