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七章 扬州之战的结局(三)(2 / 2)

龙啸大明 木林森444 0 字 2021-07-24

因此史可法也立刻招集众将当众公布了圣旨的这一任命,众将对这个任命也都没有异议,毕竟谁都知道,这次江淮取胜,几乎就是商家军一力打下来的,刘肇基等人还参加了扬州之战,和清军真刀真枪拼了一场,而刘泽清纯粹就是打酱油的货,只是随手拾了点小便易。而且连几十万清军都被商毅打得大败,谁还那么不知趣,非要和商毅过不去呢?</p>

等庆贺胜利的几场宴会都之后,史可法立刻和商毅做了公务上的交接,这才准备返回南京。在离别之前,史可法对商毅道:“以恒,这次我回到南京之后,必会尽力扶佐天子,整顿朝纲、励精图治,积攒钱粮物资。你在江淮驻军,理当厉兵秣马,训练士卒,打造兵器,不仅要防范清虏再度南侵,而且还要积集淮备北伐中原,还都北京。”</p>

商毅心里想着,史可法也未免太乐观了,道:“阁部请放心,只要有我在此守卫,决不会让清虏跨过淮水一步。他日北伐之时,必当身先士卒,收复失地,驱逐清虏,恢复中华。”</p>

史可法也点了点头,道:“以恒,我相信你一定能行。我们都己是年过五旬之人,只有你正当少年,正是大有可为之时,以后大明若是真能中兴成功,当以以恒为第一功。”</p>

商毅心中一动,道:“阁部之言,我自当铭记,不过我们虽然击败多铎的大军,但并非就安然无恙,何况自朝廷南渡之后,一直内乱不断,空自消耗。在下本是武将,不该论及政事,但事急从权,因此有两言,愿请阁部参详。”</p>

史可法笑道:“为国家朝廷着想,又何必有文武之分,以恒有言,也旦说不防。”</p>

商毅道:“虽然应该清除奸妄,但如今朝廷元气大伤,己是经不起大动荡,何况马氏当权,不少人是迫于势力,不得不曲意奉合,而且如今马士英己死,阮大铖己逐,主奸己去,从者还当以宽待为主,千万不可再兴大狱、作大逆案,处罚大众。”</p>

史可法听了,也点了点头,道:“以恒之言,也深得我之心意。想不到以恒也有这一番见识,我也打算回京之后,只问首罪,不问从者,一切以稳定大局为主。”</p>

商毅也笑道:“阁部能作如此之想,实在是朝廷的大幸。”</p>

史可法道:“不知第二点是什么?”</p>

商毅道:“马士英不顾先帝之仇,招安李自成。我料朝中必有人会重提此事,甚致会上书朝廷,岀兵征伐李自成。但现在李自成驻军武昌,却可以守住南京上游,挡住淸军。正是唇亡齿寒之理,因此还请阁部回朝之后,妥善处理此事,目前对李自成,还当加以安抚资助,使其为我所用。”</p>

史可法怔了好一会儿,才苦笑道:“以恒所说虽然有道理,但李自成究竟是杀死先帝的罪魁祸首,朝廷又岂能与之共存呢?以恒的要求,也确实让人十分为难。”</p>

商毅道:“事急从权,不可拘泥于常理。如今我们的大敌是清虏,而非李闯,就是要为先帝报仇,也不在这一时。而且现在李自成麾下尚有大军二十余万,如果为我所用,仍为一大助力,但若是相逼太急,使其全降清虏,又岂不是助敌之力吗。其中孰重孰轻,还请阁部三思。”</p>

史可法又沉呤了好一会儿,才道:“以恒所说,确实有理,好吧,我回朝之后,必当见机行事。”</p>

话说到这一步,商毅也不好在多劝史可法了,反正自己也做到仁至义尽,虽然商毅希望南明多撑几天,争取为自己腾出二三年的时间来发展,但到底能够怎么样,也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毕竟现在的历史己经完全变了,商毅也不能根据己知的历史来行动,未来的一切也就都成了未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