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清军整顿(三)(2 / 2)

龙啸大明 木林森444 0 字 2021-07-24

因为洪承畴了解到,现在商毅的主要财政来源是依靠海外的贸易收入,仅靠浙江一省的生产,根本就支持不了商家军的战事开支。但进行海外贸易,需要靠內陆提供大量的商品,才能为海外贸易保障充足的货源。尽管现在浙江可以自行生产大量的生丝和丝绸,但其他商品也都需要从内陆购进,为了吸引商人,浙江地区己经将商品的收购价格提高了三倍。</p>

为了追求大的利润,在商家军和清军对持的时候,乃然有许多商人冒险将各种商品,穿过清军占领地区,运到浙江来贩买。当然在通过清军防区的时後,商人都会向他们进奉大量的钱财进行贿赂。而这一笔钱自然也都落入了私人的腰包中,因此各地驻守的清军对此也是睁一眼闭一眼,毕竟和钱过不去的人还是少数。而且商家军安插在南京、江淮的情报人员,也主要是通过这些途径,把情报消息传入到浙江。</p>

洪承畴对这种现像当然十分清楚,因此才下令必须全面断绝,彻底浙江的商品供应,虽然在短期內效果不会太显著,但时间长了,虽然不能从经济上完全拖跨商毅,但也可以使浙江的收入大减,从而大大削弱商毅的力量。同时也可以加大商家军的情报传递的困难。</p>

对洪承畴这样的安排布置,多铎也全力的支持,并且派自己的亲卫队组成监查队,在各条防线进行巡查。</p>

而在湖北地区,不过洪承畴到并没有急于向商家军的湖北根据地发动进攻,因为军队重新编组,调整都需时间。只是首先命令贝子尚善领军驻守黄州,为下一步征剿湖北的商家军做准备。而且封锁得也更为严密,在双方的边境线附近,一屡不许驻留人口,房屋建筑田园一屡拆毁。凡是敢和商家军有来住的人员,一屡格杀无。要将商家军在湖北的根据地彻底孤立起来。</p>

因为洪承畴知道,商家军在湖北的根据地还不能达到自给自足,需要浙江的支援,而浙江对湖北根据地的支援,主要是依靠长江水道,因此想要进攻湖北的商家军,首先就要阻止商家军从长江的援助。因此洪承畴也开始着手整顿淸军的水军。</p>

自从清军在龙山水战失利之后,淸军也重建了自已的水军,前前后后又征集到四五百艘大小船只,不过清军的水军主要还是负责运输大队人马,以及物资渡江,而不是和商家军争夺长江的控制权。而且清军现在也知道商家军水军的厉害,除了上一次吴三桂冒险从仪真渡江之外,清军根本就不敢在南京境内以下的江段活动,由其是这时商家军占领了江北的滁州、和州一线,因此清军渡江的地点都设在池州府的铜陵一带。以避开商家军的水军进攻。</p>

这样一来,从江淮传递到南京,都必须绕一个弯路。好在是目前江南的军需主要都是由湖广和本地供应,因此对清军的后勤供应影响不大。</p>

洪承畴是福建泉州人,虽然在明朝的大部时间都是在西北、西南剿匪,但对航海、舰船也并不算陌生。而且现在洪承畴也知道,商家军在海上取得的战绩,可以说商家军的海军实力,足以和郑芝龙一较上下了。而现在商家军在长江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在短期内,清军是无法建立出一支能够和商家军相抗衡的水军来。好在是清军的目地并不是要击败商家军的水军,只是阻止搔扰商家军从长江支援湖北战区就行了。</p>

这一点在目前来说,洪承畴相信淸军还是做得到的。而且商家军的船队虽然强大,但主要是海船,能够在长江中航行的战船并不多,海船和江船的区别,洪承畴当然是清楚的。因此在长江里,清军的船只绝对数量要出商家军多,同时还占有上游之利,这一点有长江中水战,是十分有利的。龙山水战之败,大部原因是清军不熟悉水战,而且战术不对的缘故。</p>

于是洪承畴也下令,将清军所有的船只按大小进行重新编组,并且仍然将龙山船厂做为水军的前线基地。不过洪承畴也不敢大意,只是在龙山船厂里驻守三百多艘船只,其余的船只仍然停泊在池州一带。同时达继续在长江沿岸征集各种船只,并且命令各造船厂也都继续为清军生产新船。</p>

然后洪承畴又在湖广、江淮等地招筹渔民充任水手,并从汉军中选拔精通水性,并且会操舟的士兵编成水军进行训练,制造水战的武器,积极的备战。</p>

不过就在清军正在积极准备的时候,商家军却主要出击,分从水旱两路,向南京发动了进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