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七章 收复南京的后续战斗(上)(1 / 2)

龙啸大明 木林森444 0 字 2021-07-24

 尚可喜收到觉罗巴哈纳的信之后,也颇有左右为难,因为他也收到商毅发布的消息和多铎的调令。正在琢磨,这些事情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因为就在前不久,清军的形势还是一片大好,大有一举扫平南方,统一天下之势,现在怎么就突然一下要放弃广东、江西、福建三省,回援南京了呢?变得实在太快了一点,而现在的局势会朝那一边发展呢?尚可喜确实有些看不清楚。</p>

现在尚可喜刚刚占领了广东,总算是为自己找到了一块落脚之地,而且还是一块不错的风水宝地。因为广东的对外贸易也十分发达,由其是广州,可以说是海关税收日进斗金。而放在手里还沒有捂热就放弃了,尚可喜当然舍不得。但如果不出兵救援南京,那可就又一次获罪于清廷了,万一清廷真的统一了天下,那么接下来肯定要对付自已,如果出兵,清廷要是守不住南京,自己岂不是两头落空了吗?</p>

尚可喜也急得团团乱转,但这时吴三桂和耿仲明又不在附近,也找不到一个人商量一下。而觉罗巴哈纳又来信催自己出兵,想拖也拖不了。不过尚可喜到是急中生智,到想出来一个办法来,他让儿孑尚之孝带一万人马,加入觉罗巴哈纳和金声桓的队伍,推说自己的人马分布在广东各地,一时难以调齐,因此让儿子带一万人马,随他们先行,等自己聚齐了人马之后,立刻赶上来。</p>

这样一来,如果清廷守住了南京,自己也算是派出兵了,还是有儿子亲自带队,也说得过去,而且自己也会立刻带兵赶去;万一南京失守,自己也就只派出了一万人马,损失不大。同时尚可喜也再三告戒儿子,头脑放灵活一点,一见事情不妙,就立刻退回来,先把自己的命保住要紧,人马都可以不管。</p>

就这样尚之孝带领着一万人马,来到了江西,与觉罗巴哈纳和金声桓合兵。</p>

虽然只来了一万人马,和觉罗巴哈纳预想的相差甚远,但尚可喜所说的理由,也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尚可喜毕竟兵多地广,人马聚集起来需要时间,派儿子领军来,也算是够意思了,而现在也不能再等下去了,反正尚可喜也说了,他会随后赶来,因此觉罗巴哈纳也决定,立刻出发,赶去救援南京。</p>

三人合兵,大约有近六万多人马,从江西抚州出发,直奔南京而来。</p>

――――――――分割线―――――――――分割线――――――――</p>

而这时商毅也打算开始调兵遣将,进行收复南京的后续战斗。</p>

尽管收复南京,是商毅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关建性胜利,但并不是把南京夺回来,就算万事大告了。就南京本身而言,政治意义大于其地理战略价值。商毅收复了南京,并不等于大局己定,而仅仅是搬开了一块挡在浙江前的大石块,赢得了足够的扩张空间,而现在商毅实际控制的领土面积和人口数量,其实并沒有太大的增加。</p>

现在商毅拥有的地区为浙江全省、南直隶一部份,即后世江苏省的东南部份,山东省约一半的地区,台湾的大半地区,和福建的建宁府。总面积约为二十五万平方公里,人口约接近一千万。但因为现在被南京挡住,无法再向外扩张。</p>

因此在收复了南京以后,必须以南京为核心,分别向南、西、北三个方向发展,取得足够的地区和人口,才能使商毅获得发展的空间。</p>

现在商毅的目标是湖广、南直隶、江西这三个省的全境,也是后世的湖北、湖南、江苏、安徽、江西五个省。再加上现有的浙江省,全部分布于长江中下游的沿岸地区。</p>

这一带地区历来都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江苏、浙江、安徽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商业发达地区,而且兼有河运和海运之利,无论是内部的商业流通还是海外贸易,都十分发达。</p>

从资源方面来说湖北、湖南素有鱼米之乡、天下粮仓之称,宋代以降,就有湖广熟,天下足之说,而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湖北的煤矿和铁矿,江西铜矿、锡矿都十分丰富,中国古代出口的三大产品,丝绸、茶叶、瓷器的产地几乎都在这里,完全可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