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登基建国 (二)(2 / 2)

龙啸大明 木林森444 0 字 2021-07-24

当然现在只是和几名内阁成员通个气,正式向天下公布,彻底废除太监制度,还是要等到商毅称帝之后,才能以国家的正式文件形式公布。</p>

除了太监制度之外,在称帝之前,要解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国号和年号。</p>

其实对于国号,有不少官员提出一些建议,有人就建议以“夏” 为国号,虽然这是一个以前曾经使用过的国号,但这并算什么,以前的晋朝、后周、宋朝都是以前用过了国号,而因为“华夏”是中国的古称,而且夏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有明文记载的第一个朝代,因此用“夏” 做新朝的国号,也很合适。</p>

当然大多数人都还是倾向于使用一个新的国号,建议的字有“瑞”“ 安” “华” 等等,还有“泰” “德” ,甚致有人提议,既然中国是天朝上国,那么不如就用“天”为国号,皇帝可以称为天皇,硬是看得商毅一脸的黑线,致于年号就更多了,甚至连“康熙”“ 乾隆” 什么的,居然都出来了,也把商毅吓出一身冷汗,难到这些官员里面有穿越的同行吗?</p>

不过随商毅时间较长的官员都清楚,商毅很喜欢“中华” 这两个字,在所有的正式文件里面,几乎都是用“中华” 这个词代指中国,连军队的名称也使用这个词,虽然说这是商毅有意淡化明朝的概念,但也说明商毅对这个词的偏爱,因为有汉语的词汇里,可以找指中国的词语还有许多。因此新朝的囯号很可能就是“中华” 这两个字。</p>

</p>

虽然按传统的观念,国号都是一个字的,因为中国的传统,尊称用字越少越好,一字王爵就要比二字王爵高贵。当然在死了以后,用字越多越好。但大臣们都清楚商毅的性格,绝不是一个喜欢尊循传统的人,而且己经做过了不少有违传统的事情,比如刚刚取消的太监制度,还有早些时候,在科举制度中加入了自然学科等等。当然商毅对这些传统的改变,都算是向好的一面发展,并不是胡作非为。</p>

而国号用一个字还二个字,其实并不是大问题,没必要为此斤斤计较,说得极端一点,这江山就是商毅的,因此国家叫什么名字,还不是商毅说了算,就好像给自己的儿子取名一样,那怕是叫阿猫阿狗,也是人家的家事,别人也没有插嘴的份。</p>

果然商毅在看完了众大臣提议的一大堆国号之后,全部都扔到一边,而正式将国号定为“中华”, 全称为中华帝国,简称中国,而在此同时,商毅把年号也定好了,新朝的第一个年号就叫“洪宪”。</p>

其实商毅定好了国号之后,也大了一跳,中华帝国,这不是和袁大头复辟用的那个国号一样吗?不过想用中华为国号,也只能这么叫了,“人民”“ 共和” 这些字眼,现在都没法加进来。不过既然抢先注册了老袁用的国号,那么商毅索性也一不做,二不休,连他的年号也一超抢过来,反正老袁还要等到二百多年以后才出生,当然在这个时空里,会不会也有老袁,还很难说。</p>

不过“洪宪” 这个年号也确实十分贴切,在另一时空里,袁大头定出这个年号,也确实有“宏扬宪法” 的意思,表示自己虽然当了皇帝,但不会走传制的道路,而是主张宪制,当然老袁心里是不是真的这样想,就没有人知道,但“洪宪” 这个年号,和商毅的建国理念非常符合,商毅本来就是准备釆用君主立宪的国家体制。</p>

而立宪治国的概念,现在内阁大臣都是明白的,因此也都认为这个年号非常贴切,当然这里面也有商毅爱叫什么就是什么的意思。</p>

当然年号和国号也只是确定下来,只有等商毅举行称帝仪式的时候,才能正式使用。但这并不表示事情就完了,可以等着开始称帝了,其实真正令商毅头疼的事情,还在后面,那就是建立太庙和追封先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