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八章 帝国体制(三)——地方行政(2 / 2)

龙啸大明 木林森444 0 字 2021-07-24

因此自从商毅成势之后,在这方面,就做了大量的变革,在中华帝国成立之后,取消了贱民、良民之分,推行众民平等原则,同时也把所有的吏员全部都纳入到了政府官员的行列中,并且又加设了乡镇一级的行政机构,才算是加强了对地方行政的控制。由其是在商毅最早统治的八个省里,地方的各级行政制度都基本建立完成了。</p>

但由于原来是处于战争时期,而且官员的人材缺乏,因此商毅并没有进一步建全地方行政机构、主要是在行政职能上,还是由知府、知州、知县一个人通盘全管,只是各级地方机构的人员多了一些。</p>

那么现在就是该建全地方行政机构的时侯了,因此商毅决定,在乡、镇级行政单位设财政部;县级行政单位再加设文教部、农业部、商务部、组织部、宣传部,文书处共计七个部门;而省级,省会市、市级行政单位,再加设工程部、工业部、土地资源部、交通部,审计署共计十二个部门。另外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省级,省会市、市级行政单位,还可以増加海洋开发部、民族事务部等其他部门。</p>

在管理上,釆用双重管理方式,即各级地方的行政部门,即要对地方政府付责,同时也要受各自的上一级主管部门管理。各部门的付责官员由各级地方官员提名、再交各部门的上级部门审核批准。</p>

而各地方的最高行政官员,在目前的阶段,省级和省会市、市级行政单位,是由皇帝或内阁推荐名单,然后交国会投票批准通过,就可以上任了。而任期时间为四年;县级行政单位,由其直属上级部门推荐,交由内阁批准,任期为三年;而乡、镇级行政单位则是由直属上级部门在当地选拔,交省级部门批准,任期为三年。</p>

这样一来,再加上地方的司法系统,整个地方政府的行政机构,产生方式也就可以建全了。而且在地方上可以各付其责,也可以更好的治理好地方。另外也増加了大量基层官员的位置,不仅可以消化掉大量的官员,也可以给新晋官员提供在基层煅炼的机会,为帝国培养出更多的有用之材。下面要做的,就是在地方上按照这样的标准,各自完善。等到条件成熟之后,再建立地方议会。</p>

不过现在中华帝国毕竟刚刚建立不久,完成国家统一还不到一年,各地方的发展进程也不一样,另外现在帝国也确实还缺少相应的人材,因此各级地方行政机构的完善,也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商毅决定采用逐步推行的办法,首先在自己最早统治的八个省里开始进行行政机构的完善工作,也为其他各省做一个样板范例。而其他各省现在则是走这八个省的老路,先建立好四级的地方行政机构,将吏员纳入政府机构中来,然后再逐步建全各部门。</p>

但这一来就需要大量的基层官员,因此商毅也下令,帝国的科举制度正式启动,今年在帝国的各省,都展开乡试,明年进行省试,后年进行会试和殿试。</p>

开展科举,是中国古代的一件大事,虽然现在帝国的教育体糸并沒有完全建立起来,但乡试基本还是考的传统内容,只是多了一门算术,这并难不倒绝大多数考生,从省试开始,才加入所谓格物致用之学,而从现在起,还有近两年的时间,从现在开始学起,也都还来得及。而且只要是科举开了,也就意味着有机会了,第一次考不上,还可以再考第二次、第三次,因此帝国的学子,读书人也都无不欢喜鼓舞,纷纷准备开始苦读,以其望一举中的,一夜成名。</p>

而就在帝国开始科举的同时,另一项新的选拔官员的考试,各部门的经济特科也同时开考。</p>

经济特科是为选择地方基层专业官员而设的考试,将不设乡试,直接进行省试,考试核格之后,可以参加第二年的会试,同时也可以到省里报名挂号,等候分配到县、乡、镇地方部门工作。虽然这是在最基层的地方,但也可以算是政府官员,只要是勤奋工作,努力学习,依然是有机会晋升到市级、省级,甚致是中央的相关部门中去。如果在第二年通过了经济特科的会试, 那么就可以分配到市级、省级的地方部门去工作,起点也就提高了一步。</p>

不过相对科举来说,经济特科的考试就要专业得多了,有不少还需要动手,不是突击几天就能够应付得的,但是对科举一个有效的补充,也使普通平民当官的机会,大大増加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