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节环球时报的威力(2 / 2)

列强路 老茅 0 字 2021-07-26

十二月时,王韶的大国崛起系列终于结束连载,虽然使得环球时报的行略有下降,只是报社的其他编辑已经成长起来,各期热点不断,王滔还雇用了两名洋人,专门写出一些西方的趣闻逸事,环球时报行短暂下降后,又开始上升。</p>

</p>

王滔曾询问过洋人,即使是在洋人国度,二万份的行也是大报了,王滔却并没有满足,中国有四万万人,那怕只有一成识字也有四千万,二万份的行量怎么够?</p>

对于王滔的雄心,王韶很是支持,原先王滔临时租聘的房子明显不再适合环球时报的办公,刚好旗昌洋和新大楼建好,有二层楼对外出租,王韶直接让王滔和环球时报的员工全部搬入旗昌洋和大楼。</p>

对于环球时报的进入,旗昌洋和完全没有问题,旗昌洋和的大班林显扬还占有环球时报三成股份,féi水自然不流外人田。</p>

眼下环球时报还没有盈利,林显扬却很看好它的未来,现在环球时报行遍布江南各省,报纸赞一个人,这个人马上就会名扬四海,报纸骂一个人,这个人马上就会臭名远扬。</p>

一些精明的商人已经尝试在报纸上刊登广告,毫无意外,凡是刊登过广告的商品都取是了效果,这更增添了林显杨的信心,从以前对报纸不闻不问,到现在也变得关心起来。</p>

这一切都让王滔感到骄傲和自豪,只有在王韶面前,王滔还是显得很谦虚,报纸能展这么快,除了王韶直接用笔名写的连载文章外,其他指点也功不可没,没有东家的指点,哪里他再累,现在行量能有二千份就不错了。</p>

看到环球时球取得的成功,上海已经有人开始跟风,也开办起报纸来,只是这些报纸即没有象王韶一样舍得投入,也没有对海外事物了解的人才,只能简单刊登一些本地新闻,行量不及环球时报的零头,一些只办了一两期就消失的无影无踪。</p>

对于这些跟风的报纸,王滔不屑一顾,哪怕没有东家的指点,环球时球的地位也不是哪家小报可以憾动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p>

房门轻声的敲响,王滔喊了一声:“进来。”</p>

房门打开,进来的是一个碧眼黄的洋人,这名洋人名叫伟烈亚力,正是王滔在《墨海书馆》结识的传教士,通过这层关系,王滔才请到伟烈亚力为环球时报工作。</p>

“主编先生,即说中国的节快到了,我们环球时报什么时候放假。”</p>

“放假,伟烈亚力,我记得圣诞时曾放过你假吧,现在又要放假吗,何况节也不是你们的假日。”</p>

伟烈亚力振振有词的道:“主编先生,圣诞是圣诞,节,我正要了解中国人过节的风俗,自然要放假。”</p>

“伟烈亚力,我们的报纸有二万读者或者更多,他们都在等待我们的报纸,如果我们放假了,他们就会失望,你说,我们能让他们失望吗?”</p>

“这个……这个……”伟烈亚力顿时有点张口结舌。</p>

“好了,就这样吧,节时,你一样可以上街采访中国的风俗,然后就此写一篇文章出来,如何?”</p>

“好吧。”伟烈亚力苦着脸应道。</p>

……………………</p>

前面进行大修,把第一卷砍了,不知大家以为如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