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节 丰收(2 / 2)

列强路 老茅 0 字 2021-07-26

秋粮的入库,汉军上下都喜气洋洋,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不然,没有粮食,再多的钱也无用。</p>

一个成年人每年大约要消耗四石粮左右,军队消耗更大,五石足够,一千六百五十万石粮食,够三百余万人一年所需。汉军经过再次扩充,人数也不过十万,加上警察,教师、官吏等,也不超过二十万人,收上来的这些粮食如果全部留着,足够汉军十五年所用。</p>

不过这点粮食放在全国来说却是杯水车薪,四万万人,一千来万石粮,搁在每人头上不过二三升,就在今年的七月,黄河在丰北厅工西坝决定,整个河口宽达三十余丈,汹涌的河水从黄河咆哮而出,一下淹没了无数家园和良田,致使数十万人受灾。</p>

而清廷正忙于与太平军和汉军作战,根本无意也无力救灾,这次水灾,使得苏北、鲁南饿殍载地,尸骸遍野,不少人纷纷向苏南逃荒,这才没有饿死。</p>

此时的黄河正值灾难频繁之时,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再过几年,黄河将会经历近代最后一次改道,夺大清河入海,黄河入海口由黄海改为渤海,这样的灾难将远胜于以前任何一次决口,造成的难民不是几十万,而是数以百万计。</p>

因此汉军虽然粮多,却没有卖粮,反而开始有意的屯积粮食,王韶知道,现在不借着眼下所占之地富裕之机屯积粮食,等到以后地盘扩大,境内流民四起时,想屯粮食也没有地方屯。</p>

汉军这种做,使得境内的粮食并没有因为丰收而价格下跌,农民手中开始有了点余钱,带动了布料,白糖、农具、副食等产品的消费,又使得商税大增。</p>

十月份,宝山第一造船厂传出喜讯,排水量达一千二百吨的海级铁甲舰下水,这艘铁甲舰的下水,使得汉军造船技术又上升了一个台级。</p>

这艘铁甲舰被取名为海蛟一号,中间多了一个蛟字,不再直接以海一,海二这样的数字命名,以后的海级铁甲舰将会越来越大,除了海蛟还会有海龙、海王、海皇…………对铁甲舰命名。</p>

海蛟一号上装载有十二门大炮,其中四门相当于洋人的八英寸口径,八门相当于六英寸口径的火炮,这样的火力虽然比不上马修佩里舰队中的两艘大船,可是对付两艘护卫舰却是绰绰有余。</p>

除了船厂外,钢铁厂也传来了好消息,经过第一钢铁厂工匠门日夜钻研,他们发明了一种新的炼钢方,采用这种方,炼钢的效率是以前的数十倍,一直因忧汉军的钢材产量不足得到了突破。</p>

这种新型的炼钢方就是将生铁放入转炉中,然后吹入高压的空气,生铁里面的各种残渣会很快折出,这种方同时也有一名英国人发明,他的名字叫贝塞麦,后来将这种练钢方称为贝氏转炉炼钢。</p>

贝氏转炉炼钢直到一百多年之后还运用,只是将空气换成了纯氧,本质却是一样,采用这种方后,铁与钢之间的这道瓶颈顿时打破,汉军每月的钢材产量将会由三百吨提升十几倍,变成四五千吨。</p>

</p>

钢厂产量的提高,最高兴的就是两家造船厂,他们再也不用为每月仅有的二百吨钢材如何分配而发愁了,而是转化为每月如何消化掉近千吨钢材而烦忧,不过这种烦忧相对于以前,那绝对是幸福的烦忧。</p>

除了造船厂受益外,机器厂、枪炮厂也是大受鼓舞,机器厂也是用钢大户,以前钢铁厂产钢不足时,机器厂不得不采用熟铁铸铁,如今都可以换成钢材。</p>

在德国人的协助下,汉军一家年产五千支德雷泽步枪的兵工厂已经建设完毕,加上汉军自己改建的兵工厂,明年兵工厂的步枪产量将达到二万支的规模,除了步枪,还有大炮,炮弹、手雷,这些加起来,消耗的钢材也不小。</p>

海蛟一号下水后,汉军的水师已经有四艘铁甲舰,总吨位达三千吨,这个实力对付洋人远远不足,对付清军水师却绰绰有余,不能让水师无所事事的待着,王韶顿时将目光放在了台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