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节 希望的田野(2 / 2)

列强路 老茅 0 字 2021-07-26

与向朱老爷借钱要折扣不同,这五十块银元不但免息,而且还是实**付,写下借据后,五十块银元就直接交到朱实根手中,拿着这五十块银元,夫妻两人当晚一夜没睡,只是看着五十块亮闪闪的银元发呆。</p>

第二天,朱实根赶快取出十八块银元,将朱老爷的十二两银子还了,当初借朱老爷的银子其实只有六两,不到二年时间已经翻了一倍,再等下去不知会高到多少,看着朱实根拿着白哗哗的银元还债,又有和平洋行的合同在手,朱老爷虽然不愿,也只得乖乖放人。</p>

还掉朱老爷的债后,朱实根又陆续将以往邻居家的一些债务还清了,最后还剩下二十七块银元,用这二十七块银元,朱实根在离江边不远的地方盖起了现在的茅屋,剩下的钱就是今年一家老小的生活费。</p>

让朱实根欣喜的是,由于与和平洋行签订了承包合同,在和平洋行推荐下,朱实根的三个孩子都可以上学。</p>

让孩子上学是朱实根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事,让朱实根大为欣喜,让他遗憾的是,家中三人只有一个是小子,在他看来,女儿最终还是别人家的人,若不是让女儿上学家中可以省下一顿中饭的话,朱实根说什么也不会答应。</p>

等朱实根到达棉田里时,发现旁边不少人比他来的还要早,这是一片大的滩涂地,总共有数千亩,和平洋行将之分害承包给数百户人家,统一签订合同,统一派驻技术人员指导。</p>

看到朱实根过来,不少人纷纷向他打着招呼:“朱大哥,你来晚了,是不是在家抱着嫂子舍不得起来。”。</p>

“朱大哥,眼下才吃饱饭没几个月,当心闪了腰。”。</p>

“去,去,臭小子,你懂什么,都老夫老妻了哪会闪了腰,倒是你们这些小子,等今年棉花摘了,一个个也该找媳妇,年轻人不知节制,到时腿软腰软,成为一支软脚虾。”。</p>

“哈哈……”众人哄笑起来,不过只是一会儿大家的笑声就停下了,将精力放在农活上。</p>

种植棉花是一件极费劳力之事,播种、松土、除草、捉虫、施肥样样离不开人工,种植十亩棉花,比起他以前种植的七亩粮食,劳力起码要多出一倍左右,只是朱实根却是毫无怨言,从播种开始,他每天几乎都是起早贪黑的在地里干活,其他邻居0半也是如此。</p>

每天看到棉株茁壮成长,他们脸上更是充满了笑容,这块土地,让他们心中充满希望。</p>

土地虽然是和平洋行所有,可是收入的七成归他们自己,而且和平洋行还提供种子,提供技术,又借贷了大量款项给他们作为先期投入,与以往只是租地,地租就高达六七成的东家相比,和平洋行简直是菩萨心肠。</p>

七成,如果真能象和平洋行的技术人员所言,种的好的话,每亩地棉花可以卖上二十多块钱,十亩地就能卖上二百多块,七成最低也有一百五六十块钱,到时候即使还了今年的借款还剩一百多块,那日子不知会有多美。</p>

虽然和平洋行可以提供最高一百块银元的借款,与朱实根一样,大部分人都只借了五十块银元,这不仅仅是利息问题,和平洋行一成年息不算多,只是大家都没有那么大的胆量,敢一次借款一百银元而已。</p>

虽然眼下还没有收获过一次,可是有了和平洋行前期的借贷,大家日子比起以前都好过了许多,孩子也正在上学,不象自己一辈子不识字,只能做个睁眼瞎。</p>

听说和平洋行就是汉王的产业,也只有汉王他老人家才会如此为百姓考虑,不少人家中已经供起了汉王的长生牌位,保佑他老人家长命百岁。</p>

“一二一,一二一……”一阵洪亮的声音从远处传来,数百名身穿绿色军装的士兵正在一边跑步,一边喊着号子。</p>

每当棉农下地时,这些士兵也开始了一天的训练,棉农们已经习惯这些士兵的存在。</p>

对士兵们如此玩命的训练,棉农心中还是有些奇怪,以前的绿营兵一直都是懒懒散散的样子,从没有过一天象汉军士兵一样训练,不过,正是有如此训练的士兵,才能将那些辫子军赶走吧,希望清军永远不要来,大家的日子一直这样过下去。</p>

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