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革 传首前线(2 / 2)

列强路 老茅 0 字 2021-07-26

只是这支骑兵师的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全师加起来只有三干多人,有一千五百多人永远长眠在追击的路上,离一支完整的骑兵师实在相差太多。</p>

经过这次追击,能活着的人已经脱胎换骨,以此为基组建而成的骑乓师,其战力恐怕还怕这甚干此前。</p>

张乐行返京的当天,汉王亲自出城迎接,给足了这支得胜而归的军队面子,汉王一动,整个京城的汉军自然也需要动起来,而京城的百姓也组建了欢迎的队伍,整个京城顿时万人空巷。</p>

京中的满人已经处置完毕,除了妇孺外,成年男子全部被船送到了各个矿厂做苦力,来迎接汉军归来的百姓自然都是汉人。</p>

对于汉军攻入北京城,这些汉人百姓的滋味可谓复杂万分。天子脚下,皇城根儿,毫无疑问,他们都以住在北京城为荣,也享受了京城的种种福利,当然,在京城中最有权势,活得最好的自然是满人。</p>

汉军重占京城,作为汉人来说应当非常高兴才对,事实上持这种想法的人固然有,却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人的反而陷入茫然与惶恐当中,一方面他们享受到了京城种种福利,自然不愿意轻易改变,另一方面,他们生活在京城,多少与旗人有瓜葛,生怕遭到汉军的清算,还有不少人以服侍旗人为生,没有了旗人的吃喝玩乐,许多人不免失业。</p>

只是不论他们愿意不愿意,汉军进入京城的事实不是他们能够改变,不少人很快转变心态,开始向汉军靠拢起来。这次迎接汉军入城,倒是得到京城百姓的热烈响应,争先恐后出城相迎,当汉军经过时,大声欢呼。就在一个月前,这些百姓面对普通满人尚且战战兢兢,</p>

如今却反了过来,昔日的满清高官如同猪羊,不过是汉军用来展示自己战绩的道具,即使是皇帝也成为一具尸体,而百姓则竞相讨好于汉军,世事之奇,莫过于此。</p>

好在咸丰已经死了,这一切都和他无关,若是他棺中有灵,不知会不会气得重新活过来。</p>

张乐行回来之后,如何处理咸丰的尸体,顿时成为汉军将领争论的焦点,有人主张厚葬,以显示汉军的宽仁,当初清朝统治者尚且亲自拜祭明王陵,这才天下归心,坐稳江山。</p>

只是这种说法乌上遭到了反驳,教子皇帝拜谒明王陵,那走出于安抚汉人的需要,自认为继承了明朝的道统,如果汉王对咸丰厚葬,会不会被认为大汉是继承满清的道统,自然不妥,大汉也根本不需要安抚剩下的满人。</p>

何况勒子皇帝虽然宣称入关是为明朝皇帝复仇,可是追杀起明朝宗室来却是远比流寇还穷凶极恶,最终连逃了数十年,已是七十多岁高龄的崇祯第五子也不肯放过,以“虽无谋反之事,未尝无谋反之心。”为名凌迟处死。这样的罪名,和莫须有毫无分别,尽显鞑子残暴的本质。</p>

勒子如此对待前明宗室,如今正是报应不爽,大汉非但不应该对咸丰风光大葬,反而应该暴尸荒野,任其野狗啃食才对。</p>

两派人员争执不下,谁也无法说服对方,眼下已是五月,咸丰的尸体虽然经过处理,却不可久留,最终还是呈送到汉王手中,让汉王决断</p>

从内心来讲,王韶也希望能对咸丰暴尸荒野,只是这样做除了泄愤毫无意义,王韶考虑了一下,还是将其否决,至于对咸丰风光大葬,王韶却根本没有作考虑,虽然这样做或许可以减轻汉军进攻时清军抵抗的决心,只是以汉军的实力却没有必要如此惺惺作态,没得委屈了自己。</p>

数天之后,汉王传下旨意,将咸丰的头颅割去腌制,传首前线,尸身则草草埋葬,算是对双方的意见折中。</p>

旨意一出,不少投降的文官心中不免颇有微辞,只是却无法改变汉王的决定,只能心中感叹,没想到咸丰御宇天下多年,竟然是如此命运。</p>

对于汉军大部分将士来说,汉王虽然没有对咸丰暴尸荒野,不过传首前线也仅次于暴尸荒野,心中当然是高兴万分,咸丰的头颅每到一到,当地汉军将士都士气大涨,对于清军的攻势越发凌厉。而清军将领不是颓丧无比,就是愤怒的失去理智,无论那一条,对于战事来说都是要命之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