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总会有对手会跳出来(2 / 2)

中国股市经过了93—95年的低潮,96年春节后开始又一次迎来了一波大牛市。杨星从年初就开始投入40亿元在股市中和汪云起、姜立奎他们一起联手坐庄,热炒川长虹、深康佳等家电板块,后来趁星美时尚改组上市之际,借助重组题材又疯狂的大捞了一把。</p>

96年初,中国股市已经走熊三年,许多股票已跌到极点,当时的深发展仅有6元多,四川长虹也只有7元多。但是春节过后,股市却连连跳空高开,宏观政策也利好不断。1996年3月30日,央行宣布从当年4月1日起停办新的保值储蓄业务。4月1日,国务院则批示股市“稳步发展,适当加快”。6月20日,央行上海分行宣布,欢迎异地券商在沪开办营业部,上海还推出上证30指数。为了抗衡沪市的挤压,深圳推出30家绩优公司指数。</p>

受这一连串利好消息的推动,深沪大盘全线飘红,从1996年4月1日到12月12日,上证综指涨幅达124%,深成指涨幅达346%,涨幅达5倍以上的股票超过百种。两个领头羊更是雄赳赳气昂昂,深发展从6元起步,到1996年12月12日达到20.5元,四川长虹从7元开练,1996年12月上旬涨到27.45元。那些曾经跟杨星发过财的人,还有去年熟络的京城公子圈里的人都陆续因为眼热而跟风进场,不断投入到账上的热钱把星富投资的炒股本金连续翻番。</p>

方凯他们统计仅今年2月到10月,流入星富投资的外来资金接近100亿,而方凯他们的坐庄每月为星富投资带来的纯利就超过2亿元,这也是杨星和邓威廉、黄兴飞等老狐狸打交道时敢于腰杆挺直的主要原因。不过96年股市大涨基本是又一次的政策市,许多新老股民都被题材重组等名词晃花了眼,并没有解决股市中深层次问题。</p>

从10月起,管理层对热的发烫的股市又有干预,连连发布了一连串的规定,大致有:《关于规范上市公司公司行为若干问题的通知》、《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关于坚决制止股票发行中透支行为的通知》等,史称《十二道金牌》,企图稳住股市。但同历史上其他措施一样,没能阻止住大盘的升势,管理层失去了耐心,就酝酿着一记重拳一锤定音。</p>

而对这段历史熟记于心的杨星为此早做准备。从10月开始,为了配合旗下公司的香港上市,他将股市上赚得的大量的资金调往香港,同时还对上海“七大寇”的股市操作第一次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让他们注意政策风险,不要玩得太大了。到了11月中,香港上市已经到了最紧要的阶段,杨星也察觉到高层即将对股市有大动作,对“七大寇”下了死命令,逐渐把股市上的资金退出来,星富投资要在12月10号前完全清盘。</p>

不过他的良苦用心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接受的,即使在星富投资内部的争议也是一直不断,原来“七大寇”他们完全听杨星的直接指挥还算安分,但杨星承诺放手让他们操作的头几个月仍然盈利颇丰,有些人就自信心膨胀起来,觉得杨星也不过如此。</p>

10月杨星开始逐渐收缩阵线,而这时股市正热的发烫,有人就不满意和方凯多次为经营策略发生过争吵。那时杨星正满世界到处飞着找项目和合作对象呢,只坚定地表达立场支持方凯,必须执行自己的命令,并没完全把这种不好的苗头压制住。到了12月星富投资要全面清盘,投资股市的“七大寇”就完全分裂成两派,其中以黎国发、刘贤能和刘贤礼兄弟、许云龙为首的激进派最是不能接受,黎国发、刘贤能和刘贤礼兄弟原来就是玩期货的,许云龙则一直觉得被方乐和齐腾飞两人压得抬不起头来,现在股市这么火爆,哪有退后的道理。</p>

一时在星富投资内气氛剑拔弩张,到了12月10号最后期限,按规定他们应该退回账上所有的资金,但他们找各种理由拖延搪塞,方凯脾气再好也忍不住了。在没有得到杨星具体的指示下方凯动用CEO职权强行在12月14号平仓,结果账面损失几千万,而黎国发他们也立即纠集了自己的二十多名手下集体跳巢到了上海四公子之一的中长集团上海分公司的总经理荣新民手下。方凯他们一直压着不办他们的离职手续,想等杨星回来后解决。</p>

杨星听了消息后脸色没有什么变化,只是说了一句:“这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我们内部出现这样的事情不足为奇,只是黎国发他们跳巢的时机也太巧了些。唉,这人一发达了,总会有对手跳出来的,等见了方凯他们再计较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