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艰难的决定(2 / 2)

“善财童子”、“神奇小子”、“最年轻的香港上市主席”这些光环集中在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身上,是最近香港财经界津津乐道的谈资,和田一夫自然有所耳闻,最让他心动的就是前不久他刚融得10亿美元的消息,对于风雨飘摇中的八佰伴集团来说,眼前的杨星就像圣经里骑着白马来拯救八佰伴的白骑士!</p>

杨星并没有日本企业家之间谈话时惯常的客套,他把指向太平洋彼岸的手转向身后,“我听说和田君曾经梦想建设一个遍及世界的百货帝国,现在可能有些挫折吧,不过我可以给你一个机会,这次你在大陆、香港等地的业务还没受影响,日本失败了,不代表中华圈里没有机会,你当初执意把公司总部搬到香港不就是为此吗?我手下也有一家商贸公司,正缺乏熟悉海外的主管,有兴趣一起重振八佰伴吗?”</p>

在热海八佰伴日本总部等待多时日本财经界记者望眼欲穿,八佰伴日本公司宣布破产前的总负债额为1</p>

643亿日元(折合约13亿多美元)。是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第一市场上市的第一家破产大型百货公司,同时也是日本战后百货业界最大的一次破产事件,因此注定会震撼日本和亚洲商界。其中的新闻素材可是每个财经记者都梦寐以求的,所以得到消息的很多日本记者从全国各地赶来,把八佰伴公司大门围的水泄不通。</p>

但据说下午就办好破产手续的公司总裁和田一夫现在都没出现,暮色渐黑仍没看见他的影子,等了一天的记者们都有些不耐烦乐。其中几个年轻的记者沉不住气叫嚷起来,“不是因为破产,觉得难以承担压力,自己先逃跑了吧?”</p>

“谁说我会逃跑?”一个威严的声音从人群外响起来,大家不由自主的纷纷往两边让开,给和田一夫矮小挺拔的身躯留出条通道来。八佰伴的很多员工都知道公司的许多贷款都是以和田一夫个人名义作担保的,公司破产后他将承担2000亿日元的债务,不是没设想过他临阵脱逃,但现在看见自己的社长坚定的站在面前,不由热泪盈眶的纷纷鼓起掌来。</p>

坐在神户通往东京的东海道新干线火车上,杨星和马三奇他们没时间欣赏沿线的美景,反而集中讨论起这次八佰伴破产给星海商贸带来的几点教训。刚谈完八佰伴公司扩张太快而缺乏强有力的金融,现在他们又谈到八佰伴另外存在的两个问题——没有明确的定位和人才培育落后。</p>

马三奇分析到,八佰伴没有一个销售给明确对象的经营战略,在向海外进军的过程中,一会儿以日侨为对象,一会儿又转向当地人,不仅不断改变销售对象,还不断改变经营方式,始终在超市和百货商店间摇摆。</p>

他接着分析,如果收购成功,需要定位细分新公司的经营对象,利用八佰伴在东亚各国的名气向中高档百货商店的方向发展,要选择向内地新贵和海外华侨等亚裔中产阶级推广,原先收购的大丸百货以及国内收购的多家百货公司已经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和多个网点,随着国内逐渐富裕而成长起来的城市白领阶层,将有一个非常广阔的前景。而星荣超市则主打城市中低收入阶层,星乐电器依然主打电器连锁。</p>

随着星海商贸形成涵盖高中低各个阶层的零售网络,人才培养一定要跟上。当年八佰伴海外扩张时对于这个问题就犯了错误,他在</p>

90年代初也采取了一些培养国际企业人才的措施,但事业发展速度太快,人才贮备一直跟不上。八佰伴集团内部有个共识,“和田一夫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前锋,只是无人能替他把守住后方。”对此杨星他们深以为戒。</p>

并且杨星还在考虑,不仅星海商贸一家企业的人才需求问题会摆上台面,随着接下来的金融风暴发展,中星国际还要趁乱大肆收购优质企业,企业如何快速扩张而不陷入人才匮乏的陷阱以致功败垂成,这是整个集团都将面对的最大挑战之一!</p>

看着杨星和手下侃侃而谈,热烈讨论这次日本之行的机遇和挑战,藤野总一郎嘴边升起会心的微笑,这位年轻老板刚协议收购了日本最大的零售业企业,但却没有成功后的志得意满,反而全神贯注与之后的一系列问题,八佰伴重生恐怕是指日可待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