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企业CI(2 / 2)

既然大老板都出动了,杨星不敢怠慢,也没必要一直躲在美国了,他这次从盖茨基金榨出了5亿美元,加上他承诺募集的5亿美元。合计10亿美元在当时相当于近百亿人民币,这在98年绝对是笔巨款,自然想马上交到总理大人手中,让他妥善安排抗洪才是。他虽然现在身家丰厚,也没自大到凭这10亿美元就能让国家领导登门拜访的地步,只有主动去找程沧海他们,正好他离京巡查长江,杨星赶到上海后就有机会让他抽空见自己。</p>

中星国际在上海的总部装修已初露雏形,在浦东租来的一幢25层大厦紧邻此时的中国第一高楼——金茂大厦,碧海蓝天背景映衬下看起来气势非凡。门口已是车来车往好不热闹,等再过两年“东方之星”完工后,中星国际中国总部和子公司的总部通通都搬进去,想必气势更加非凡,一派繁忙景象吧。杨星站在大楼外,伸出双臂,得意洋洋的做了个电影《泰坦尼克》里的标志动作,仰天大笑,“哈哈!我是世界之王!”旁边正好走过一队幼儿园的孩子,其中一个小姑娘眼带怜悯的拉着带队老师的手指着他说道:“老师,那个人好可怜,他是不是疯子?”老师连忙捂着她的嘴低声道:“嘘,小声点,老师不是教过你不许在人面前说别人的缺陷吗!”</p>

童言无忌但却给了杨星当头一棒,大受打击的杨星只好灰溜溜的坐总裁专用电梯回他的总裁办公室,留下一地郭樱、温恬她们的笑声。直到进了办公室几女都不顾形象的笑作一团,杨星只好厚着脸皮佯装不见,装着把注意力集中在手头的文件上来。不过无心看了一会他才发现,手边工作可真是堆积如山啊!远的不说,他面前就摆着“东方之星”工程进度情况、上海东方星城产业园施工设备调试的报告、星华地产和星海商贸关于上海星天地步行街商业开发的规划等等,其中不少都要他签字同意才行。杨星只有哀叹什么时候 “睡觉睡到自然醒,搂着小秘开香槟”的生活才能到来啊!</p>

郭樱特别递给他的一份报告,要他马上拍板定案,因为公司公关宣传部门已经等了多时。去年圣诞年会上,大家在讨论了整个集团发展战略问题时,都谈到一个大问题就是随着集团发展,集团需要一个共识的形象标识,要设计一个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即通常说的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企业CI。企业形象设计是一门二战后才兴起的艺术门类,最典型的就是美国国际商用计算机公司简写的蓝白色“IBM”标志。60年代起从欧美到韩日等国,兴起了一股设计企业形象标志的热潮,诞生了不少大家耳熟能详的公司品牌。我国于90年代也开始创造自己的企业形象设计(CI),中星国际这几年快速发展,已经隐隐有跨国公司的架势,但在日常商务交流中,中星国际的企业CI却不深入人心,对企业商誉和消费者品牌印象都不力,这个问题也就被摆着了杨星面前。</p>

企业CI和产品商标是两个概念,一家企业可以有上百个品牌商标,但只能有一个固定的CI形象,而且这个形象要直观明确,深入人心,颜色简洁明快,通俗易懂。象三星索尼等韩日企业干脆直接选择英文单词“SamSung”和“SONY”作为CI标志,而芯片大佬英特尔更是不惜巨资,在每台安装它的芯片的电脑外都刻上它独特的“intel inside”语句,让很多消费者还以为这些电脑厂商只是是英特尔的下属品牌,成为现代广告史上里程碑式的一幕。</p>

有鉴于此,郭樱不但让中星国际的公关部和星文广媒联手向国际上知名的CI设计事务所招标,另外还组织对外比赛,让大家都参与进来为中星国际设计企业CI,经过这一系列宣传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反响,中星国际的企业CI设计大赛已经使得中星国际的名气大涨,这大半年的大赛活动已经接近尾声,也是到了验收成果的时候。</p>

杨星手里就有这次活动征集来的中星国际本部以及旗下十家子公司的CI和Logo图案,他一一看过去不时惊叹,这世界上的确有天才的创意啊!其中有一副设计尤其合他的口味,蓝底银色背景对比,一个变形的大写“S”标志穿过一个圆形图案,看上去既象中文的“中”字的变形体,又像是中国传统的太极图,大写“S”又是英文Star(星)的首字母,寓意深刻。周围还环绕着一圈五角星,正符合中星国际现在十家子公司的数目,图案下方还有一行英文花体字的英文俗语“small star shinesthe darkness.”(星星虽小,也要闪耀光芒)。构图简洁又完整表现了中星国际旗下公司架构和中国背景,杨星对此赞不绝口,问起设计者时,郭樱却露出神秘的笑容,她打开封着的设计者签名处,杨星仔细看后也是面容古怪,因为两位设计者不但是女性还都是他的熟人,一个叫米霈、一个叫郑若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