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我想杀人(2 / 2)

此时文仁贵副总理还担着全国抗汛防旱总指挥的职位,这笔巨款对他来说无疑是及时雨,大大缓解他肩头的资金压力。他露出真挚的笑容,言语诚恳的紧紧握住杨星的手道:“太谢谢了,我代表广大奋战在抗洪一线的群众向你道谢啊!”杨星打蛇随棍上,立即和这位未来总理拉起了交情,虽然文仁贵觉得这位年轻亿万富豪热情的有些过头,但杨星急公好义、慷慨疏财的印象还是深深留在他的脑海。</p>

直到程沧海的秘书叫他过去单独谈话,杨星才意犹未尽的结束和文仁贵的谈话。他心想要多抽空去向这位副总理“汇报工作”,反正抗洪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作为抗洪总指挥,不愁没机会和他接触。他跟程沧海的秘书进到程沧海设在九江市委里的临时办公室,看见这位共和国总理一脸疲惫,正揉着眉头苦思,心里也不由得一酸。这个职位看起来位高权重,但哪任总理不是兢兢业业,日理万机,其中的甘苦实不足为外人道。只看他累成这个样子,这么晚还不能休息,就知道他肩头的担子之重。</p>

程沧海和他略略谈了几句美国的见闻以及感谢他这笔捐款就转到了正题,他显然视杨星为心腹,客套也不多说。“我这次叫你来,除了抗洪需要你支持外,关键是另一件事需要你帮忙。你是靠金融发家的,国外朋友也多,这件事涉及很广,跟海外有莫大关系,我想你帮我查查。其实这事早就应该动手解决,上届政府没有动就是怕牵扯太广,引起反弹。不过我只打算干一届,我就想做个恶人,替后来的同志扫除障碍,还世间一个朗朗乾坤。反正大家都说我脾气差,得罪人,我也不在乎继续讨人厌,前两天我在九江大堤上骂过人,但是今天我看了这份报告,觉得骂人都是轻的,我想杀人!”他脸色铁青的递给杨星一份报告。</p>

杨星翻开报告看了一阵,脸上的表情很是古怪,无论前世还是此生,他都道听途说过报告上谈的事情,不过这一世他对此一直保持着距离。不少人也找过他谈这类合作,他都避之唯恐不及。凭借重生的优势,他赚钱的门道很多,没必要去沾这种事情,否则真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了!没想到程沧海让他参与如此机密的事情,一方面杨星对取得他的信任颇感自豪,另一方面他也忧心忡忡,因为此事实在涉及太广了!</p>

这份报告谈了两个问题,但实际是一体两面。主要是关于全国即将开展 “反走私斗争”和军队完全停止经商行为,并向地方移交商业机构的活动。这两件事都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特殊历史遗留问题,但现在已经发展成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毒瘤。程沧海上台后宣布“新官上任三把火”,现在来看除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剩下的就是停止军队经商和打击走私这两件大事,也难怪他会说出“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话来,想必他也是知道执行起来的难度。杨星不由脸上发烧,比起程沧海的情操来,他的各种功利思想的确差得很远。</p>

但杨星从不承认他是什么救国救民大英雄,他能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打理好就很不错了。只看这份报告,他就觉得头皮发麻,也明白了程沧海为什么想杀人。这份报告上大略介绍东南沿海几个省份这些年打着振兴当地经济,加快物资流通等旗号,当地政府和海关、武警、甚至军队人员沆瀣一气,组成“国家队”走私团,大肆走私香烟、汽车、汽油等物资,每年造成的的关税流失额高达几千亿元!关键是这其中还牵涉了不少国家高层领导的亲戚子女,借着这条生财大道,不少红二代、官二代、富二代都牵涉其中,形成了一张紧密的关系网!</p>

沿海地区走私如此猖獗,军队和武警的失察以及自身参与其中的罪责是不可推卸的。改革开放之初,国家把重心转向经济建设上来,削减军事经费,转业百万军人,军队是为国家建设出了力的。为弥补军费的缺口,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国家特批军队可以暂时性的经商。随后涌现了一大批挂着“军字头”的企业,到97年军方经商企业的销售额突破1500亿元,超过吉林省的GDP,相当于国家新增了一个省!</p>

但是军队经商的恶果也逐渐体现,因为经营不透明,很多军队企业的效率低下,转而从资金、劳动力和其他资源的特殊照顾中捞好处,成为政府改革计划所提倡的逐渐市场化进程的一大阻力。并且“军字头”企业打着军队旗号大肆从银行贷款,还造成金融系统的严重坏账。最关键的就是军队团伙走私成为走私队伍中的大户,报告上说至少占每年走私金额的三分之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