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稀土(2 / 2)

英法美德等老牌资本主义强国通过两三百年的全世界扩张,通过多场战争瓜分了世界上大部分地区,亚非拉很多国家都沦为了他们的殖民地,也成为这些国家各种资源和初级产品的来源。殖民地国家无偿提供资源换回的是发达国家加工后转卖给他们的工业制成品,这种扭曲的国际经济秩序导致第三世界国家长期用廉价交换高价工业产品间,形成了长期不公平的价格剪刀差异。直到20世纪七十年代后,第三世界国家打出民族化和国家化的大旗,将资控制在政府手中,国际大宗资源商品的价格才逐步回升。</p>

但因历史长期遗留下的这个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对于世界经济体系来说,控制世界大部分初级资源商品交易的仍然是欧美发达国家的公司。像前世因为被铁矿石谈判而被国牢记的力拓和必和必拓就是国际知名的铁、铜、铝等矿石的主要生产供应商商,它们同另外一家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控制了世界上八成的铁矿石交易,。</p>

前不久于淡水河谷公司宣布私有化,这次巴西金融动荡中,星威资源公司就趁机吸纳了它的不少私人股份,成功进入它的董事会,为下阶段中星集团上马钢铁项目的打好了基础。至于像英美资源公司、加拿大钾业等一些名气不大但在某一种资源中获得垄断地位的企业在西方更是不胜谋举。</p>

对基础资源的控制,欧美国家的重视程度还在军火交易之上,国内正打算组建中石油和中石化等大型集团进军工业生产中最需要的石油天然气市场,但在海外的经营受到英国bp、美国埃克斯美孚、荷兰壳牌等国际巨头的全力打压,这些情况郑家通过内参都了解得很清楚。我们想一步到位获得稀土生产的垄断权和定价权,受制于人特别是中国人的西方国家是绝不会答应的,所以他们严格控制稀土的开发技术转让,让我们只能卖给他们。</p>

因此杨星给郑家的建议就是徐徐图之,先利用他们的势力转变决策层的思路,不光是稀土,国内类似的珍惜资源首先要加强技术研发,不能手握重宝而不会使用。其次要建立国家资源专项战略储备制度,具体行业具体对待,虽然现在大力提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但是在稀土等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保护上,必须恢复计划上经济体制性下行之有效国家专营和计划生产模式,作为一个国家战略性垄断资源,国际上许多国家都采用这种国家垄断方式控制珍贵资源不被乱采。</p>

第三就是尽快整合国内稀土行业的生产企业,听郑家的意思国家不是没考虑过按稀土分布的地域成立南北两家大生产企业,但因为涉及的利益团体和部门众多,一直拖着没办。杨星指出让郑家积极推动此事,稀土虽然贵重但是市场份额不大,国内只用花十几亿美元资本就能全盘控制,他出资用郑家企业的名义在古北省拿下一个大企业的经营权应该没有问题。</p>

真要这个计划彻底实行,还需要严厉打击稀土走私活动。稀土市场长期无序竞争主要是因为大量走私活动的存在,各地地方政府和私人矿主为自身利益,疯狂盗采稀土矿,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环境破坏,早就引起了中央的不满。这些黑矿主的产品无法通过正常稀土销售渠道出售,就利用走私渠道往外运,不但压低了国际上稀土价格,还对中央实行的稀土管制生产销售产生了很大冲击。</p>

这次国务院重拳打击境内外走私活动,并于一月份成立了专门的缉私警察。杨星就想趁这股东风,利用郑家的背景把打击稀土走私纳入到国家的反走私行动中来,这样名正言顺整合国内稀土生产,郑家负责生产,杨星的星海商贸取得对外销售稀土的执照后,两家联手杨星很有信心和海外对手较量一下。</p>

郑家听了他的建议不由砰然心动,作为能获得中央经济决策内幕的他们当然知道涉足关系国计民生垄断性行业的种种好处,照杨星说法,只要郑家能在将来重组的控制国际稀土价格的稀土集团里获得股东地位,郑家就能躺在金山上一辈子吃穿不愁。</p>

既然进入稀土行业的门槛不高,直接插手石油铁矿等资源生产,郑家还力有未逮,杨星提出的这个相对花钱不多,又能发挥各自优势的联合就很有吸引力。况且杨星也说了,这其中最难的是前面的统合工作,一旦真建立起稀土价格联盟,垄断之下几十倍的巨额利润也不是幻想,这种诱惑下双方很快就在星威资源的钼矿和建立稀土产业联盟问题上达成了共识。</p>

商谈具体细节时,杨星还特地提醒郑家人,光凭郑家一家的势力还是有些单薄,所谓孤掌难鸣,其实同学会上见过的京城公子们身后的家族也可以考虑拉过来。杨星的用意是这些年博弈下来,稀土问题已是盘根错节,其中还涉及国外利益集团暗中扶持国内一些势力充当代言人等问题。这种政治斗争里,想压过反对势力只能使用利益诱惑更多的人站在他这边,人多力量大,何况他们还占着舆论优势,到时政治、舆论、经济几条线一起发动,稀土业的重新洗牌才会对他有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