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与巴菲特共进午餐(2 / 2)

怀着惴惴不安心情的张胜利一落座,听到杨星偷偷给他介绍午餐会几名宾客,果然是美国非富即贵的大人物,特别是坐在他身边一位满头银发,戴着大边框眼镜,总是带着和蔼的微笑,宛如路边小杂货铺老板的老者,他越看越觉得眼熟,搜肠刮肚好一番思索后悚然而惊,原来这个老者居然就是美国多家媒体正在大肆宣传的世界第二大富翁——沃伦巴菲特,而这时杨星才告诉他,这实际上是一次美国华尔街的高峰会,午餐会的筹办者就是巴菲特本人!</p>

沃伦巴菲特可是美国股票界的传奇人物,绰号“股神”!从1965~1998年,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管理的股票平均每年增值20.2%,比同期的道琼斯指数还高10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如果谁在1965年投资巴菲特公司1万美元的话,到1998年,他就可得到433万美元的回报!在长达33年的股票投资中居然没有大的失手,还把他名下的伯克希尔公司带入了资产达几百亿的世界五百强公司之列,相比杨星熟识的索罗斯和罗伯逊等人,称他为“股神”的确实至名归。</p>

张胜利不由一阵激动,他从商以来,杨星一直提醒他要多读经营管理类书籍以充实自己,而其中关于巴菲特成功之路的书籍就占了很大篇幅。他私下认为他平生最佩服三个人,同行软件老大微软的比尔盖茨算一个,老同学计谋百变魔术般崛起的杨星算一个,剩下那一个就是巴菲特。看到心中偶像他盘算着是否先向巴菲特要个签名,还没来得及动作,就听到餐桌另一端一名高大秃顶精神矍铄的中年人轻敲酒杯,吸引了大家注意力后说了几句开场白后就一一为餐桌前的商务人士互相介绍。</p>

张胜利只听了几个名字就觉得真是如雷贯耳,除了巴菲特外,刚才致辞的中年人来头一点不逊色,他就是美国五大投行之首,高盛集团董事长兼ceo,今年5月刚上任的亨利保尔森、对于他杨星尤其印象深刻,几年后他出任美国小布什政府的末任财政部长,被卷进了一场比亚洲金融风暴还庞大的多的漩涡中,可是当时危机的主要参与者,此时他的表现还只是名彻头彻尾的金融家。</p>

旁边那名像是全世界都欠他钱,一直愁眉不展的家伙就是以行为乖张闻名,号称纽约地产之王的唐纳德特朗普,传说纽约一半的地产都握在他手里。再过去那名肚满肠肥一副老饕模样正细嚼慢咽品尝牛排滋味的的可是克林顿政府里刚走马上任的财长萨默斯的首席幕僚贝克等,这一桌其他人的身份大概跟他们也不相上下。可以说这里汇聚了美国财经界最有权势的人物,跺跺脚都能让华尔街抖三抖!而作为其中最年轻的杨星和张胜利两人,和他们抢眼的东方面孔,看起来格外引人注目。</p>

张胜利听完他们的身份介绍只觉得背上冷汗直流,比起意定神闲不卑不亢的杨星来,他面红耳赤手足无措,像杨星的跟班多过他也是大老板。杨星察觉他的紧张,轻轻拍拍他的后背示意他冷静,要认真听听在座各人的讲话。这时他才听到保尔森正询问巴菲特对这轮网络经济热潮的看法,问他的公司有没有投资新经济股票意向。巴菲特轻言细语的对此婉拒,他说他年纪大了,有个投资习惯 “不熟的生意不做”。他永远只会投资那些他所熟悉的传统行业股票,比如可口可乐和吉列刀片,而不会碰那些他搞不清楚的所谓网络高科技股票。这种态度被席间不少华尔街投资者悄悄嗤笑,他们觉得巴菲特毕竟年老体衰,落后于时代了,只有深知利害关系的保尔森等人不这么看,和巴菲特继续聊了许久。</p>

张胜利注意到杨星的目标则盯上了那位财政部长助理贝克,他凑近贝克开门见山询问:“贝克先生,今天不是保尔森先生引荐,想找机会和你见面真的很难。你知道我的公司在美国的收购活动遇到了些小麻烦,外国投资委员会卡住了我们的申请,我正想通过你了解一下一情况。”贝克显然早就得到了风声,听嘴擦了下手一摊,无奈的说道:“杨先生,我知道你的意思,这个问题我们在电话里已经讨论过了。虽然外国投资委员会的办公机构设在财政部,财政部也是委员会的主席,但它毕竟是一个跨部门机构,还涉及国内其他8个行政部门和7个白宫机构,光我们财政部一家同意远远不够,你找到我也没用啊!”</p>

杨星笑着说道:“中国有句话‘蛇无头不行’,我知道委员会里财政部的影响力是最大的,另外我想通过再次通过委员会审查,总需要找个懂得内情能牵线搭桥的人。你放心这忙不会让你白帮,我听说你老板有意向卸任后回到母校哈佛大学出任校长。我最近去过哈佛,已经表示将会向哈佛校务委员捐献资金,你看需不需要我帮助把萨默斯财政部长将来担任哈佛校长的道路铺得更平坦一些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