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远华大案(2 / 2)

有几组数字很能说明此案的重大,1994年才成立的远华集团在1996年至1999年短短三年时间内通过大肆走私进口成品油、植物油、汽车、香烟等货物,涉案走私逃税高达300亿元人民币,而1996年全国财政收入才.亿元,一个远华集团走私案就让国家损失了20分之一的财富!</p>

远华案从地方到中央,牵扯进了大量政府官员,来常新此人为了保护自己,利用他开设的“小红楼”腐蚀拉拢达官贵人,编织了一张巨大的保护网。此案去年开始调查后,仅现在专案调查组掌握的情况,涉案人员就多达百人,其中不乏省部级官员,就连***副部长都牵涉其中。</p>

此时案情内容已基本明朗,国内正处于收网抓人的阶段。但来常新本人很狡猾,见势不妙携全家外逃,其余涉案人员基本都被抓获,这成为远华案中最大的遗憾。依照杨星的记忆,此事还远未结束,此后来常新躲在加拿大,钻加拿**律空子,以不能向未取消死刑的国家引渡犯人的规定,反复向加政府申请政治庇护。此事后来又被国际上**势力介入,使得一名早被唾弃的经济罪犯居然大摇大摆的在加拿大街头生活了十几年,来常新成为中加两国关系中一块很大绊脚石,这是当时的政府没想到的。</p>

这一次中央就是意识到让来常新逍遥法外对国家权威和法律都是一个挑战,据说来常新跑到加拿大后气焰嚣张,不但大手大脚的购买豪华别墅,还经常出入当地黑帮开设的赌场一掷千金,明显没把国内的通缉令当回事,事情传开后给国内的贪官污吏树立了一个很坏的榜样。</p>

但他躲避的加拿大和国内并没有引渡条约,而且加拿大政坛出于政治偏见对中国政治体制时常指手画脚,这种政治氛围下想通过正常途径把赖昌星引渡回国阻力重重。沈长征找上杨星,主要就是知道杨星黑白两道通吃,经常能用非常规的手段解决问题。</p>

杨星的身份明面上和国内早就划清了界限,由他出手把来常新弄回国内引起的国际纠纷最小,出事了也和政府无关。杨星听了倒没立刻同意,虽然香港最大社团兴和社的当家岑氏兄弟正和他合作,兴和社在世界各地得华人圈都有分支,从加拿大那边把赖昌星弄回国不算太难。但就像国内情报机构不愿意亲自动手把来常新抓回来的原因一样,动手容易处理后续问题难,来常新还在加拿大申请政治避难申请,加拿大政府当然不会看着自己的准国民被绑架,如何不动声色的把来常新抓住还不至于引起国际纠纷才是大问题。</p>

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让赖昌星主动投案自首,不过这可需要仔细筹划,杨星沉默了一阵。沈长征以为他有顾虑,拿出一个星盘闪存递给他道:“我们当然不会让你白帮忙,我知道你最近在忙着收购韩国大宇集团,这份小礼物使我们偶然得到的,送给你算是见面礼吧。”</p>

当电脑打开星盘里的档案后,杨星果然被吸引了,看了一会才叹道果然是寸有所长尺有所短。自己的情报组织在众多跨国公司中也算是强大的,这几年帮助自己干了不少大事。所以杨星本人都有些自我膨胀,有些瞧不起屡出问题的国内情报机构。但是在寻找眼前这人一事他的情报机构屡次失手。却让国内情报机构找到了他的行踪,可见在商业领域,大公司的商业情报机构可能略占上风,但谈到能提供国家的全面政治经济情报,并能对外国情报机构进行渗透和反侦察的,还是只有能动用一国之力的国家机构做得更好。</p>

这上面是关于去年10月潜逃海外的韩国大宇集团前社长金宇中最新情报,去年中星国际企图对破产的韩国第二大财团大宇集团提出收购,但遇到了来自***富士财团核心安田家族组织的日韩财团的顽强阻击,对大宇集团的收购活动不得不暂缓。这时杨星的部下提出与其和安田一之助正面相抗,不如转变思路去寻找掌握大宇集团最大秘密的社长金宇中本人。</p>

去年初大宇集团爆出经营不善,资不抵债的消息后,直到8月份韩国政府直接出面把大宇集团国有化,让债权银行接手大宇大部分债务,金宇中才被迫辞职。当时他还主动捐出十亿美元身家,赢得了“忍辱负重的国民英雄”等称誉。但后来的调查哦发现他通过设在英法等国的公司偷偷转移资产,有掏空大宇的嫌疑,这时舆论风向一转,他又成了人人唾骂的“***”,他一跑路,韩国政府就下发了国际通缉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