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小额贷款公司(2 / 2)

当然作为一省之长,他不会这么轻易就马上拍板。眼看大家讨论的热烈已经错过了饭点,他提议大家一起先吃饭再详细讨论,并且没有放过杨星的意思,拉上他一起一起到城市大学的教职工食堂里边吃边聊,杨星只好苦着脸继续当陪客。</p>

城市大学这几年既得到教育部的特殊关照,又从星空人力集团那里得到了大量国外先进教材和师资支持,在杨星承允诺的每年不低于一亿元捐助款的帮助下,学校的软硬件建设都有了质的飞跃,再不复当初杨星进校时住潮湿宿舍,冬冷夏热;吃比石头还硬的馒头,喝洗锅水汤的窘境了。</p>

现在城市大学的师生待遇在全国都能排前几位,窗明几净的学校食堂里更率先采用了微机管理和近场通讯技术。使用通常的学生卡不需要刷卡,只要接近感应器范围就能自动读取卡上的金额,无需再在打卡器上打卡。宽阔的食堂中央一字排开几十种花样食品的自助点餐台并不比大酒店自助餐厅逊色,配合学生非接触式打卡方式,取用食物方便,也不担心有人浑水摸鱼,效率大大提高又节省人力,李国柱看后也啧啧赞叹科技的便利。</p>

杨星看到李国柱对城市大学信息化建设水平称赞,知道他还没完全死心,毕竟他收购的香港电讯和大宇集团都拥有不错的信息技术,大概在他想来,自己肯定会配合他的***战略试验区计划,没想到却被他刚才提出建立小额贷款机构的建议给顶了,总要再拿出点真家伙来帮他转变思路。</p>

于是在大家吃饭过程中,杨星指着和教职工食堂一道玻璃墙之隔的学生食堂里人头攒动的大学生,突然问起和李国柱随行的省教育厅黄厅长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如何?</p>

这个黄厅长虽然肥头大耳,一副**相,但为人却十分直爽,立刻当着众人的面叫起苦来。“我虽然想唱赞歌,但李省长最不喜欢阿谀奉承之徒,我实话实说,很不理想,教育局很犯难啊!”</p>

他大吐苦水,在座许多搞教育的也都清楚他不是夸大其词,以九都市为例,城市大学背后有中星国际撑腰,作为中星国际的人才培训基地,毕业生大部分还能进中星国际的企业,就业形势还算乐观。但九都市另两所大学九都工业大学和国防外语大学的毕业生求职一直是老大难问题,国防外语大学还有军方背景支持,工业大学这几年大四学生一学年都在求职,但毕业后的去向仍然不仅让学校头痛,就连市教育局都束手无策。</p>

这几年国家教育改革一下子扩大了大学招生数目好几倍,往日被誉为“天子骄子”的大学生数量突飞猛进,但没带来质量提升,过多涌入劳动力市场的大学生身价倍降。不少大学生眼高手低,重理论轻应用,到职后又不能马上上岗,让许多企业不满意。很快罩在大学生头顶的光环就消失殆尽,黄厅长说现在不少用人单位宁肯招收动手能力强的专科中专和大专生,也不愿意招聘没有本事的本科生,现在省里各大学的每场招聘会都异常爆满,挤满了大学生。</p>

黄厅长的苦水如滔滔江水涌过来,让李国柱都有些措手不及,大学生不能充分就业是个新问题,这是教育改革中高等教育市场化的一大弊病,但也是全国普遍现象,并非一时半会就能扭转的。但他知道杨星单挑这个问题来问,肯定有他的用意。</p>

杨星也不再吊胃口接口道:“这几年我们在各地建设产业园,发现了一个很大问题,不少名牌大学毕业生不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还对深入基层工作很抵触,是典型的眼高手低。亚洲国家深受儒家思想熏陶,有一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情节,看不起蓝领工人。但现代化企业是由千千万万一线工人组成的,并且现在的工厂大量采用微机数控技术,不是以前的老黄历了。我看想解决这个矛盾,而且要提升省里整体制造水平,培训新一代高级技工势在必行,这方面我可以和省里合作,成立一批技术学院怎么样?”</p>

李国柱终于来了兴趣,杨星这个大老板表态,以他一向在教育上不吝投资的态度,这笔投资数目一定可观,黄厅长听了更是双眼放光,城市大学每年获得的投资不低于清华北大的国家拨款,现在杨星想投资成立技术学院,那不是几倍的投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