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章 树碑立传(2 / 2)

但是香港经济这些年发展,早过了狂飙突进的年代。国内连续改革后二十年年gdp增长率超过10,在国际上就被誉为奇迹,战后只有八十年前的日本做到过同样成绩,日本由此一跃由战败国变成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但一般认为这都不可复制。</p>

香港是个弹丸之地,现在的年均gdp增长率不过4~5,碰上亚洲金融风暴,差点就变成负数,即使要进行经济转型,没有大的好处刺ji只怕也是不成的。不过杨星身为过来人,倒是想出了个点子。</p>

世界经济学理论千变万化,但基本的经济增长原素就那几样,香港传统的消费刺ji经济的办法走不通,那就换老办法,采用被人诟病最多的中国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加大投入</p>

很多外国经济学者评论起中国经济腾飞这些年的核心举措都只有一句话——以投入去驱动经济增长,然后就是大肆批驳这种经济增长方式不科学、不持久,只会造成经济不平衡,迟早会出大事的。</p>

但从杨星的角度看来,甭管什么老方法新思路,逮到耗子就是好猫。他重生前正是改革三十年持之以恒的不断加大投入,甚至导致国内消费比率大大被压缩,中国经济却创造出了前古未有的奇迹,同样亚洲四小龙中的韩国、台湾,以及二战后迅速崛起的日本和德国,都不约而同的在经济崛起时采用这个办法,勒紧ku腰带大力投入基础建设以拉动经济高速增长,所以他认为,有时候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反而最有效,那些所谓经济学家,还是让他们吃大便去好了。</p>

所以他为香港开出的yà方就是想经济高速增长,就要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而重建观塘,兴建高科技园区只是第一步。而香港三大主权基金手中握着的大把资金就是最好的投资利器。</p>

香港虽然号称黄金遍地,但大部分是si人财产,香港政fu长期担任的是管理好市场的服务角sè,想要向内地政fu那样一声令下,大笔投资汇集一处的场面是想都别想了。现在好不容易手里握着这么一个指哪打哪, 随时投入计划方向的投资杀器,怎么能轻易解散jiā出去?</p>

但是香港这些年发展,港岛内基础建设已比较完善了,而杨星和包海生正密谋推动的沟通香港、珠海、澳én的港珠澳跨海大桥以及联通香港和内地的港九铁路却所受争议很大,屡次在议会里争论不绝。杨星就灵机一动,反正是投资拉动经济,境内外投资都一样,这些年国内招商引资,第一批吃螃蟹的都是港台商人。既然这样,不如把香港的主权投资基金拉到海南来投资,这海南跨海大桥就可以作为香港大规模投资海南基建的第一枪</p>

同时引进香港三大主权投资基金还有个别的好处,那就是起到带头作用。海南国际旅游岛计划即使得到中央同意,资金投入一样是个大问题。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这方面能起到很大作用,而引进国际水平的旅游服务企业,临近的香港更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加上杨星带头以中星国际大力投资海南,当然会给香港其他富豪释放出一个强烈的投资信号,海南大有可为。</p>

听完杨星的构想乌兰其只能心悦诚服,他和杨星谈起件往事,当初海南建省时,海南政fu曾经找过香港红sè资本家霍英东,想把三亚的土地全部承包给他,因为被他以时机不到和当地旅游环境不佳的理由推脱了。现在杨星这个新一代资本家却再次要把香港富商拉回到海南,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他承诺等海南跨海大桥落成之日,一定要在大桥上为杨星树碑立传</p>

订阅收藏一直不理想啊虽然成绩惨淡,但我想还是坚持下去,书评区一直没有读者发表应该如何改进的建议,其实我还算是从善如流,希望多发几条供我参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