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打草惊蛇(2 / 2)

珠宝行业中有个行话叫“赌行”,所谓“赌行”,指的是珠宝玩家到珠宝行寻觅翡翠,只看翡翠原石表面就一掷千金的作法。翡翠在地下时就很神秘,没有一种仪器能探测到它,等它挖出来后,外面又包着一层岩石皮壳,皮壳里是什么,没有人说的清,完全要靠一双慧眼根据石头外表判断。</p>

通过玉的外皮而能看出玉石里面的优劣是需要很深的玉石学问,行内有“神仙难断寸玉,大师往往失手”的说法,所以翡翠贸易中的原石贸易,成功倚仗着运气,就象赌博、彩票一样对未来投资。解放后缅甸一带的翡翠交易都被港台珠宝商给垄断,翡翠珠宝加工更是香港珠宝行业“三王一后”的代表。直到改革开放,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国内传统的玉石行业才又焕发了青春。</p>

所谓“乱世藏金,盛世玩玉”,先富起来的国人对于传统奢侈品翡翠的热爱重又兴起,在沿海一带,翡翠为首的玉石价钱很快增长到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在缅甸等地一块可能只值几百元钱的石头,一旦切开来后变成了上等的翡翠原料,价值就是一公斤七八十万美元,可以说一旦赌石成功,就真是现实版的一夜暴富例子了。</p>

朱紫宗原本是从江苏扬州那里的古玩市场上开始玩过“赌石”的,当时的情景让他血脉贲张,只见翡翠毛料整体都被皮壳包着,未切开也未开窗口(用机器擦开石料一部分外皮,以判断里面的石料),只要一刀下去,生死立判,转眼间成百上千万的财富就转手而逝。</p>

他深切体会到珠宝界内另一句行话:赌石如赌命,赌赢了,十倍百倍地赚,一夜之间成富翁;赌垮了,一切都输尽赔光。与赌石交易的财富变化相比,股票、地产等冒险交易都要相形见绌。</p>

他这个人一向自诩喜欢冒险,也正是自信这种敢冒风险的精神让他挣到了诺大的财富。只是亲自下场几次后,他就疯狂迷恋上了赌石里当机器切开翡翠原石一刹那,肾上腺激素狂增,心跳加快,气喘吁吁的感觉,很是投了不少本钱经常赌石。</p>

但是扬州虽以加工玉器闻名天下,但毕竟不是翡翠原石的源头,赌石的原石大部分都是层层筛选后剩下的,能在这种情况下赌石成功者万中无一。他不甘心当冤大头,后来打听到广东、云南才是“赌石”的大本营,尤其云南毗邻缅甸,清代至民国时期只能通过云南进口翡翠原石,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赌玉”文化。云南腾冲、盈江、瑞丽等地还有走私进来的翡翠原石地下黑市,那里赌石盘子不但大,而且遇到好货色的机会更多。</p>

他这次跑来腾冲,就是听说最近缅甸那边一个大军阀正要举办翡翠原石的拍卖会,其中很有可能有珍稀货色出现。所以他连在香港帮着打理生意的老婆胡美双都拉了过来,准备赌上一把。这这样做也是万不得已,最近京城里面对他催的急,他居中联络的许多富商也是举棋不定,虽然朱紫宗描画的前景美妙,可毕竟对手实力太惊人,旗下随便一家公司的规模都是国内领先,甚至能跻身于世界五百强。惹到这种对手,稍不留神就会落个死无葬身之地。</p>

商战中最重要的还是要看你的实力,朱紫宗想要短时间凑足一大笔钱给盟友,还要给持观望态度的盟友一点底气,思来想去,除了的老办法银行借贷和股市上捞钱外,就只有赌石这条路来钱最便捷。何况万一真赌中了一块好料子,打造一个价值万金的首饰摆件送到京城,能讨得贵人开心,那可是多了道护身符呢!</p>

可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才到腾冲没多久,就遇到了一桩蹊跷事情,让他寄予厚望的赌石之旅开局不利。这次他来腾冲并不参加当地的赌石,而是为偷越国境到缅甸境内做前期准备的。因为缅甸翡翠开采历史很长,一些老的矿区已经濒临枯竭,但出产好翡翠的把握较大。而开发的新矿区,虽然翡翠原石量多,但品质不一定有保证,所以行内人都把缅甸境内的矿藏分为十大场口,专门指定选购当地的翡翠原石。</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