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 非典(2 / 2)

</p>

这是有例可循的,当时作为广东邻省的湖南,因为加强宣传和戒备,使得全省受感染人群不超过三位数,并且无一人死亡。而当时许多地方**刚刚传播开来时,地方官员出于中国官场千年以降的陋习——报喜不报忧,想把**传染消息给捂住,大大耽误了防治**的最佳时机,让**传播一发不可收拾。</p>

即然知道**的传染源很可能来自食物,传染方式是空气传染,杨星没办法跳到大街上大喊“有传染病!”,但让国内民众对食物安全和感染人群感到恐慌还是能做到的。那在食品卫生和环境污染上揭些黑幕,让民众提前感受危险,社会上形成舆论潮流后,到时不用政府宣传,民众都会自觉地采取一定防护措施,**虽然猛烈,也至少能扎起一道藩篱挡住。</p>

出于这个目的,杨星先把汪云起和何桂枝找来,就是想让他们依计而行大力配合。尤其对于何桂枝的喜洋洋餐饮集团,杨星这次打算自查集团食品供应链,主动公布问题食品的方式来引发舆论关注,行的是苦肉计。杨星刚讲出来时,何桂枝明显想不通,心想这不是自毁长城,砸自家招牌吗?</p>

杨星只好耐心解释,现代商业社会的确非常重视商誉不假,但维护商誉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光做和事佬,把所有投诉压下来就万事大吉。何况现代咨询很发达,许多商业丑闻都是不经意间就形成了滔天大浪,隐瞒问题绝不是长久之计。</p>

出了问题企业最不该做的就是互相推诿逃避责任,而是主动承认错误诚恳道歉。历史上世界几大著名汽车公司都发生过召回几十万甚至百万辆汽车的事件,虽然损失了利润,但从长远来看,塑造好企业负责任重质量的信誉,反而对品牌形象有促进作用。</p>

喜洋洋现在虽然在国内是食品业老大,但杨星那份报告里已经揭开了整个食品行业弊病丛生,无底线赚昧心钱的惊人黑幕。这迟早会成为一颗定时炸弹,一旦爆炸,整个行业的信誉都会荡之无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喜洋洋集团又怎么能独善其身?</p>

而且杨星指出,一旦真的**爆发,大家都宅在家里不敢出门,喜洋洋的快餐店再好恐怕也无人问津,那还不是一样要亏本?与其这样,不如主动站出来,自揭其短,然后再猛暴其他同行的黑幕,到时比一比谁更黑,保证还是喜洋洋占上风,这矬子里面拔将军,消费者出于安全考虑说不定还能给喜洋洋带来更多客人呢。</p>

杨星口干舌燥解说了半天,汪云起和何桂枝出于对杨星的一贯信任,总算被说服按他的的计划行事,临走前汪云起还拉上杨星,想一起去说服上海市政府,在崇明岛这建一所p3等级的生物试验室,毕竟到时候**疫情真要全国扩散,他担心只靠香港的实验室忙不过来,而他的医药厂就在上海附近,有实验室就能及时作出反应。</p>

杨星没想到他如此热心,提醒他建设p3实验室价格不菲,而且时间是否仓促。汪云起笑道,现在股市上生物制药是大热门,他正计划推云海制药推上市,正需要炒作题材,所以早就圈地在建实验室。到时杨星预测的**疫情真要大爆发,这实验室就是绝佳的卖点,保证能在股市上赚回来。</p>

何况上海市正考虑在崇明岛建设绿色生态城,这时候提出升格p3生物试验室计划,很符合政府规划,杨星最近又和政府重修旧好,正好利用关系互取所需。</p>

杨星听了不禁挑起大拇指,果然商海横流,尽显英雄本色。经过耳濡目染,汪云起早不是当初只喜欢倒腾古玩的二世祖,现在做起生意来有板有眼。虽然没有杨星的那么大的局面,但也把能手伸到上海之外,不再老是托庇家族势力。现在还能想着借机上市,果然是近墨者黑啊!</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