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章 武术申奥(2 / 2)

但星斗研究院的实力就相对雄厚得多,当初为了帮林佳娜和娜塔莎摆脱苏联“超级士兵”计划注射药物对人体的后遗症,他专门出巨资收购了一家瑞士医药研究所,利用其生产的一种干扰素治疗林佳娜和她的“兄弟姊妹”的病症,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p>

而瑞士医药产业非常发达,享誉国际,全世界许多大制药厂都在瑞士设有研究中心,杨星当然也不会放过机会,星斗研究院欧洲分部设在瑞士,就是为了紧紧跟踪世界最尖端的生物医药研究技术,现在帮助云海药业迅速完成达菲的国产化就是牛刀小试。</p>

杨星和汪云起是多年的生意伙伴,当年他能鲤鱼跃龙门,一举发家,甚至联络上程沧海,都跟汪云起慧眼识珠,对还出于创业期的他伸出援手有关。杨星是个很念旧的人,所以即使杨星现在的地位已反过来远超过汪云起,杨星依然愿意在必要时伸手帮汪云起一把。当汪云和瑞士罗氏制药成功签署合作生产达菲的协议后,杨星带着志得意满的他一起参观一向秘不示人的星斗研究院欧洲分部时,他还以为杨星又要给他展示什么新科技产品呢。</p>

当汪云起在研究院内一处宽敞的道场内看到中间几处格斗台上激烈对打的拳手和周围密布的各种电子仪器不停地记录着现场情况时,也发出了当年蒋道方初次被杨星引荐太极高手们表演时的惊叹,“真不错,你现在钱多了,又准备更换一批保镖,或是想参加黑市拳赛?”</p>

他提出的是富人的通病,这人富之后既有空闲有金钱,就喜欢玩一些普通人无法想象的的玩意,开始时拼豪车驾游艇,后来就发展到坐潜艇登火箭了,杨星的合作伙伴理查?布兰森就是这方面的楷模。而不少富豪更喜欢刺激血腥的感觉,因为这样调动的男性荷尔蒙和肾上腺激素,能让人产生极大地征服感,各类地下黑市拳赛能在世界各地屡禁不止,就是有这样一批观众在后面推波助澜。</p>

杨星听了摇摇头,“你老弟我对打打杀杀的事情兴趣不高,这可是为了宣传咱们国家的软实力,这都是为了推广国家武术散打比赛所做的准备。”汪云起听了一愣,心想杨星这位小老弟真是新式天马行空,他什么时候又肩负起推广散打比赛的重任了?</p>

杨星笑着解释这其实是他很早前就有的想法,当年他聘请吴刚强等一批太极拳高手出山,亲身领教了祖国武术的博大精深后,就有将这项闻名世界的中国功夫推广到全世界的念头。有人说每一个中国男孩心底都有一个武侠梦,杨星几乎从小到大都是伴随着各式各样的武侠书刊、漫画和影视作品长大的。</p>

这几年他和星光娱乐谈起国产影视的海外推广之路,几乎所有行内人都建议先从中国武侠影视作品入手,因为香港六七十年代的武打电影流传甚广,给外界造成了一种每个神秘中国人都是功夫高手的印象,在非洲某些地方,当地大使馆官员穿着布鞋上街,当地劫匪以为他们是武术高手,不敢动手抢劫的事迹是真实存在的。</p>

</p>

而作为杨星长期贴身保镖,吴刚强也在私下婉转表示过想把自家功夫发扬光大,以前国内武术流派众多,且喜欢敝帚自珍,不少有名的技艺都没传下来。后来民国时还成立了国术馆,想要兼收并蓄开创新武术门类,可惜国家贫弱,又是热兵器横行的时代,传统武术的打斗效果大大削弱,建国后又简单把武术和封建糟泊归在一起,等改革后重新挖掘整理武术文献时,许多精华都已散失殆尽了。</p>

这几年中国大国地位逐渐树立,许多人对中国软实力的代表,传统儒家文化和武侠都越来越重视。随着这几年国内申奥热情不断高涨,不少人就提出要仿造日本柔道和韩国跆拳道模式,把武术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p>

但国内现在对于武术推广有两种不同的思路争论,一种就是已经举办多届,以花拳绣腿表演为主,观赏性居多的套路武术;另一种就是以格斗竞技为主的散打比赛。之前国家体育局以套路表演为主的武术推广在国际奥委会的申请中碰壁而回,于是只剩下运用散打比赛进入奥运会这条路了。</p>

可是相比柔道和跆拳道比赛细致的规则和专业的评判标准,散打比赛特点不突出,规则不完善,想要加入奥运大家庭困难重重,而杨星就想借助他的重生和科技优势,尽快扭转这种不利局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