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七章 海南星城(2 / 2)

洋浦港去年开始大规模建设后,中星和中长集团就投入了大量资金,还拉来了香港、新加坡等不少投资者,充沛资金带来的就是建设的神速。仅仅一年功夫,洋浦港码头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港口承载几十吨砂石大卡车群遮天蔽日,海里面超大型港口疏浚设备和挖沙船星罗棋布,同时在建的多个万吨级码头已成雏形,估计不久就会形成万国船来的盛景。</p>

这些巨型卡车、港口疏浚设备以及集装箱运载车、吊车等港口设备上,大部分都标有中星集团旗下企业的标志,如果再加上不远处开发区内土地上奔波的带有同样标志的推土机、挖掘机、混泥土搅拌车,以及热火朝天建设的港口附属设施发电厂、造船厂、石化厂建设工地上工人工作服上中星企业标志也随处可见,一眼望去几乎整个码头都成了蓝白两色太极图中字图的标志海洋。</p>

这样一份活广告让竞争对手无不感到震惊,行家一眼就能从洋浦港的热闹场面中判断其投资大小和真伪,这绝对是成百上千的大项目,而中星集团企业产品几乎贯穿了建设的各个环节,堤内损失堤外补,投资虽大,但最大得益者依旧是中星集团自家。真的算下来,如果洋浦港真能短短几年就成为中国南部海域新的对外开放门户,这笔投资带给中星集团的长期收益将远远大于投入。</p>

而参观正在建设中的海南星城无疑给了竞争对手一个更大的冲击,由于还在建设期间,所以许多厂房还并未开放,但人们仅从才开放的星辰制造下属的一个汽车车间和星云电子的晶圆厂上就能看出中星制造实力的巨大提升。</p>

汽车车间里工人数量要比人们想象挤在流水线两边密密麻麻的人群少得多,代替工人的是大量各式各样的工业机器人!当初杨星豪言壮语说要采购一百万个机器人工作,很多人以为是个笑话,现在看来竟然不是虚言。</p>

此外另参观者更惊讶的是,一般汽车生产线各环节之间利用叉车吊车等环节完全消失,每个工作部门间都用漆成各种颜色的道路连接,上面奔驰着许多无人驾驶的小巧电动车,其间还有一些工人脚踩赛格威风火轮,不时根据其上安装液晶显示屏上显示的工厂全景监视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整个车间几乎完全自动化了,平常汽车车间内喧闹的工业噪声在这里完全销声匿迹,观众在里面参观连耳罩和防护帽都不用戴,可以自如的向导游发问。</p>

搞这种工业旅游的导游显然对观众被这条几乎完全无人化的汽车生产线带来的震惊司空见惯,她不无得意介绍,这是星天动力和海马汽车公司的合资车厂,当初海南汽车厂和日本马自达公司合作,因为缺少轿车生产许可证,不得不挂靠在一汽的名下。因为这几年连续推出多款适销对路的轿车,海南汽车在国内汽车市场上也打出了一定名气。</p>

但日本马自达利用海南汽车打入中国车市后,觉得背靠大树好乘凉,干脆投入了一汽怀抱,缺乏新车型的海南汽车才更名为海马汽车就面临经营困境,幸好这时自家发动机刚研制成功的星天动力也想尽早找到合作伙伴,于是向海马汽车伸出了橄榄枝,两家一拍即合,联手在海南星城内建设了这家新车厂。</p>

车厂内这条汽车流水线采用了顶尖的工业科技,车间顶部密布着各种传感设备,对每一个零件的加工检测都达到毫米精度,而地底下则分布着传感器和电磁轨道,运行其上那些小精灵般的电动车根据车间中央电脑发出的指令,把所有零件按最短距离精准运送到流水线每个环节。工人起的作用只是监督,而不用下场工作,除了最后一些安装和调试工作外,这条高度自动化汽车流水线已基本做到不需要太多人工干涉了。</p>

这种高度工业自动化的场面以往只出现在一些科幻片中,如今真实的在眼前运行,的确一时难以让人接受。但不等他们回过味来,导游就带着大家继续参观下一个项目,而这更是让有电子工作经验的人士目瞪口呆,因为这是一家由星云电子和新加坡特许电子合资建立的12寸晶圆生产线。</p>

众所周知,半导体行业是一个在微观世界进行精细加工的行业,人们常说微电子工业,指的就是半导体制程要达到微米级别,也就是1000微米=1毫米,比头发丝还要细上一千倍!</p>

半导体行业最常见的就是超净间,半导体制造车间里的工人被要求着超净服来保护器件不被人类污染,即在工厂内采用加压过滤空气,来去除哪怕那些可能留在芯片上并形成缺陷最小的粒子,随着半导体制程升级,超净间也变得越来越干净。(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