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二章 新能源(2 / 2)

文仁贵对此很感兴趣,毕竟使用绿色环保的可再生能源是国际潮流,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目前主要依赖煤、石油等传统能源,但鉴于这些能源对环境的破坏和不可再生性,国家早就提出对包括可再生能源在内的新型能源加大了研究和推广。当初杨星能说动文仁贵当他的新靠山,文仁贵就是看重杨星对新能源深谋远虑。现在能看到杨星果然言而有信,已经开始在海南实践他的理想,文仁贵很感欣慰,感觉的确所托非人。</p>

文仁贵本人是地质勘探专业出身,对新能源特别有感情。他有些激动的再给杨星透露了一个消息,那就是前几天由中央地质勘查基金投资实施的内蒙古中部地区煤矿勘查中取得重大发现,不但找到了一处资源量达510亿吨的超大型煤矿,还发现了一处国内最大规模的超大型铀矿。</p>

连同此前在新疆伊犁地区取得的勘查成果,我国北方地区累计探明的铀资源量将使我国一跃跻身于世界铀矿大国行列。这对我国立足国内,提高铀资源供应,加大利用核能资源,保障国家能源**有重大意义。</p>

这次特大铀矿发现打破了国内地质界长期存在的认为中国是“贫铀”资源国的成见,也让才成立不久的中央地质勘查基金名声大噪。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消耗随之大幅度增长,特别是石油、铁、铜、铝等大宗重要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资源环境约束相应加剧,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p>

为改变这种局面,中央两面出击开源节流,节流方面成立了国家战略物资管理局,加强对国内资源管理力度,打击矿产资源被低价走私外流,储备部分国家珍稀资源。而在开源方面则从中央财政上加大对矿产资源勘查的支持力度,由国家出资开展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的前期勘查,适当提高工作程度,降低商业勘查风险,引导和促进商业性矿产勘查投资,这是国内第一次允许社会资本介入到地矿勘查和分享勘察成果中来,是我国资源领域改革的一项重大突破。</p>

本来前世要几年后才能推动该基金的成立,但杨星为了给文仁贵这位新靠山捧场,直接捐了几亿元出来作为地勘基金的启动资金,所以该基金比前世早了好几年诞生,没想到一出手就赢了个开门红,更令杨星没想到的是发现的还是特大铀矿,不由自豪穿越众的运气果然逆天。</p>

这次发现的特大铀矿对国内意义非凡,除了能多造核弹头外,最主要还是满足核能发电的需要。中国毕竟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没必要和美俄比较核弹头数目,文仁贵更关心的是满足国内核电站的需求。</p>

他接着跟杨星商量,考虑到海南这里基础资源贫乏,火电和水电等传统能源效益不高,而可再生能源还处于试验阶段,最有发展前景的只有核电站,最近国内同时启动了引进国外第三代核反应堆和自研第四代核反应堆的计划,海南能否有意成为新型核电站的选址地。</p>

</p>

杨星听到这里却少见的没有立即发表意见,前世里他对核电站的态度颇为纠结,一想到法国、日本等国核电量占到全国用电的50%以上,就觉得这是新能源中最有前景的潜力股。可一想到切尔诺贝利和日本福岛核事故,又担心和核辐射危险,那可不是什么美妙的事情,核电站一旦出事,那可是超级灾难啊!</p>

好在他现在不是孤军奋战,眼看夜已深,他先请文仁贵去休息,明天接着讨论此事。一转身就把俞歌等秘书班成员全都叫来,命令她们利用集团遍布全球的网络,收集关于核电站的一切,就算要通宵加班明天他去见文仁贵时也要有一个准确的答复。</p>

虽然对杨星如此压榨自己很是不满,但俞歌总觉得这次中东之行后,好友孔思羽和老板看自己的眼光不对,她担心自己的秘密东窗事发,也不敢还嘴,狐假虎威的立即通过集团刚升级的全球电视会议网络把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都叫醒,特别是星斗研究院关于核物理的专家全都叫来,群策群力为老板出谋划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