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七章 撒手锏(2 / 2)

普通弹道导弹射程虽远,可达数千公里,但由于最后阶段速度太快(可达十倍以上音速),难以控制,故一般只能打击固定目标,但如果能够解决末端精确制导的关键技术,这种高速突防的弹头是现役任何一种海军防空武器都无法抵御的,只要这种作为海军编队核心,战略位置最重要的航母被击沉,带给对手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国内军方内部称其为“航母杀手”!</p>

此外国庆阅兵上出现的机动型东风—31型导弹,本来是接替试射不久的东风5-丁,射程达万里的新一代洲际弹道导弹,之前由于导弹发射车的缘故,只能选择半拖挂方式,越野能力差并且发射准备时间长。军方以前苏联ss-25机动弹道导弹为蓝图,研制了新一代陆海通用洲际导弹,海军型被定名为“巨浪二号”,陆军型是东风—41。</p>

</p>

它们的俄罗斯表兄就是俄罗斯普京总统经常在电视上炫耀的“白杨”导弹,由于杨星这个重生者的出现,可以说现在国内二炮部队装备的新型弹道导弹水平已经赶上了俄罗斯,甚至某些性能还有超越,成为当之无愧的撒手锏部队。</p>

除了把矛磨得更锐利外,军方也在打造自己的战略盾牌,反卫星导弹能在外太空杀伤卫星,改造后也能对付飞临太空的洲际导弹,这同美军几年后演示用海基反导系统中的“标准”导弹打卫星是同样的道理。军方正有意以反卫星导弹为基础研发自己的反导系统,虽然做不到美国那样大而全,但比起苏联反导系统采用核弹头同归于尽的做法,高新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反导弹头直接碰撞反导的方式无疑先进了一大截,目前这种技术只有美国和中国掌握,也算是独门秘笈。</p>

军方还紧密跟踪国际高科技前沿,吸纳中星集团提出的“星计算”和“物联网”等民用技术精华,将星计算联系整个网络协同计算,处理庞大信息数据的优势和物联网精确定位每一件网络内的物品,融合各种传感器信息能力结合起来,把它们运用到国防工业中,对组建国土防空反导网络,以及国防军事战略信息平台之中,都是现在国防科技的重点攻关项目。</p>

现在由空军牵头,采用这两种技术的三军信息网络平台已经得到中央军委批复同意实验,现正在全面铺开建设,初步反馈回来的消息看,效果明显,已经使得国土防空网络的反隐身飞机能力大增。</p>

美军仗着领先各国的隐身飞机技术,针对类似中俄等国的防空雷达网,提出用f—22和b—2这样的隐身飞机组合,一脚踢开防空大门。但现在中国利用非雷达探测器和让各地雷达联网的方式,让这些隐身飞机无所遁形,为防空早期预警提供准确的数据,美国人的作战计划还未实施就面临下马的危机。</p>

在非常规武器方面,军方也有很大进展吗,把杨星当初一怒扔出的emp电磁炸弹和在美军空袭我南联盟使馆中,设伏击落b—2隐身轰炸机的头号功臣高频微波定向能武器结合小型化后,作为一种新弹头,结合国内不懈努力研制出,可以和美军“战斧”导弹媲美的“长剑—10”巡航导弹,也成为一种新的撒手锏。</p>

这种武器可以让方圆一公里内的所有电器全部完蛋,雷达这样的装置甚至会因为过载而爆炸,号称一切电子装置的克星,能瞬间让人回到石器时代。真要使用的话,交战双方就退回到热兵器对抗,不过比拼勇气和斗志,中**人可从畏惧和美国大兵的面对面战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