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四章 “星冠”大奖(2 / 2)

但时代在发展,不少有远见的富豪发现光是小打小闹是不行了,李嘉诚能成为华人首富,除了占住了传统地产和航运产业外,关键靠是他旗下的移动通信事业。他小儿子李泽楷更是几乎不靠他的资助,只凭借一点李家的名头就赤手空拳打出另一片天地来。他现在正把精力主要用在卫星电视、通讯行业上,最近还被杨星忽悠着准备一同收购ibm的硬件部门,打算大举进军电脑硬盘、内存颗粒等高科技制造业。</p>

鉴于目前世界十大富豪中不少是软件网络行业新贵,海外华人富豪也有自己的小九九,开始琢磨并不一定非要让儿孙接自己的班,转而投资高科技也是一种延续家族辉煌的好办法。而同杨星合作,加入他开创的新事业,未尝不是一次相对稳妥的选择。至于要冒的商业风险,所谓富贵险中求,一旦跟着杨星干,不仅能多一条财路,而且以杨星的经历来看,成功可能性更大</p>

因此参观眼前被其他十座摩天大楼众星捧月般环绕,直入云端的摘星楼,感受乘坐将每座大楼在十层楼高度连接在一起的小型轻轨的便利和舒适,以及在建筑物内亲眼目睹利用高科技技术制造出类似科幻电影般的办公场所,都更让他们更加坚定和杨星合作下去的决心。</p>

杨星也知道他们的心思,为了给这些打算绑在他战车上的战友打气,还特地公布了几个好消息提振士气。第一个就是他宣布为了鼓励华人科学家多创佳绩和把更多青年人的聪明才智转变为实际成果,星基金将会比照诺贝尔奖的形式在香港设立“星冠”的大奖,他会捐出10亿美元作为大奖启动资金,并欢迎广大同好踊跃捐款,奖金高达300万美元!</p>

并且和诺贝尔奖多人获奖要均摊百万美元奖金不同,杨星承诺每位大奖得住奖金不变,如果一次得奖人数太多,基金会金额不够,会由星基金自动补齐。杨星承诺在他有生之年,星基金会还会定期向星冠基金内存入款项,只要他一天不倒,星冠大奖都会坚持发下去。</p>

“星冠”大奖初期会设立和平文化、数学信息、生物医药、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几项大奖,弥补19世纪创立的诺贝尔奖在现代社会覆盖范围上的不足,其中特别针对外国人因为翻译问题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解不深,存在种种偏见,为弘扬中华文化设立的和平文化大奖,就是专门用来表彰推动中华文化传播,弥合东西方文化差异,追求和平人士的。</p>

</p>

大奖评委会将广邀各行业专家秘密评选,杨星他们即使是出资人,也不能干预评委会的运作。除了表彰科学家和社会人士外,“星冠”有别于其他大奖的地方就是还设立了华裔创业大奖,这也是杨星唯一有资格参与评奖的项目。该奖项会对每年有极佳创意的华裔创业者项目进行筛选,对其中有市场潜力的佼佼者给予奖励,这笔大奖就相当于一笔天使投资,评委会成员还会为获奖者提供许多商业资助,一经提出就吸引了许多青年创业者的关注。</p>

大家都认为这是杨星对老师高锟获奖后国际舆论上一种奇谈怪论的直接反击,尽管华人以刻苦聪明闻名于世,但在西方把握了话语权的科学大奖上却鲜见中国人的声影,针对华人学者和商人的大奖却为数不多,高锟以中国香港公民身份首获诺奖,就引得不少人不舒服。</p>

随着中国复兴,国际很有市场一种观点就认为中国科技进步,很大程度上是“剽窃”西方先进技术而得,中国人是“小偷”!杨星这次用三倍于诺贝尔奖金的“星冠”大奖来吸引世人关注,除了宣传中星集团形象,就是想证明中国人的智慧不但在历史上有过辉煌,现在能快速追赶上西方,依靠的不是外援,还是中国人自己的本事!(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