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章 房地美和房利美(2 / 2)

这无疑成了压垮市场信心的最后一根稻草,全球金融机构立即行动,开始出售与次贷相关产品,可这个时候,听从标普建议的投资者谁还敢大规模出手接盘,于是市场上卖的多,买的少,此前高价争抢的次贷证券转眼就变成了一堆废纸,这中间巨大损失只能由金融机构自己承担了,次贷证券成了银行手中的无法处理的有毒资产!</p>

紧接着就是一连串噩耗传来,英国汇丰银行宣布额外增加在美国次级房屋信贷的准备金额达70亿美元,并承认由此造成的亏损合计超过100亿美元,消息一出,当日全球股市全面下跌。紧接着德国工业银行野宣布盈利预警,到年底预估要出现82亿欧元的亏损黑洞,因为旗下一支规模为127亿欧元的“莱茵兰基金”以及银行本身参与美国次贷业务而遭受巨大损失,如果没有援手,该银行会立即倒闭。由于事发突然,问题严重,以致德国央行不得不马上召集全国银行同业,共同商讨拯救德国工业银行的一篮子计划。</p>

而面对来自外界174亿美元逼债,才宣布完盈利预警的新世纪金融公司不得不面对破产保护的窘境,只有裁减一半员工自保。同病相怜的美国第十大抵押贷款机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公司也步其后尘,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而行内专家预测,除了这两个最先倒霉的家伙外,美国排名前十位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公司只怕都难以独善其身,就看谁都能活下来了。</p>

依照常识,经济危机的大坝只要被打开一个小洞,汹涌而来的洪水就足以冲垮整个堤防。接下来一个月中,次贷引发的危机迅速蔓延,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宣布旗下两支基金倒闭;法国第一大银行巴黎银行宣布冻结旗下三支基金,原因同样是因为投资美国次贷债券而蒙受巨大损失。</p>

2005年10月13日,危机爆发一整个月后,日本第二大银行瑞穗银行母公司瑞穗集团(富士财团核心企业)宣布这次与美国次贷相关损失为60亿美元,其中大半都是才收购星富投资的次贷相关产品所致,明眼人都明白瑞穗是被杨星摆了一道。</p>

而据瑞银证券日本公司估计,日本九大银行持有美国次贷担保证券超过一万亿日元,其后花旗集团也宣布由次贷引起的损失10多亿美元,次贷引起的危机已正式从房地产抵押领域扩散到正规银行,范围也遍及全球,金融大海啸的阴影若隐若现。</p>

而几乎所有经济专家都不约而同联想到了这场次贷危机的核心问题,那就是支撑整个美国房地产两大支柱企业——房地美和房利美会不会幸免于难?要知道这两家公司可是美国最大两家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持有或担保的住房抵押贷款总额约5.3万亿美元,占全美住房抵押贷款总额的近一半,其中有不少是次级贷款,造成的影响会有多大?</p>

美国是个崇尚自由的国家,许多别国认为应该由政府出面办的事情,美国人都可以拿给私人企业来承办,因此美国是世界上“国有企业”比例最小的国家,连大名鼎鼎的美联储从本质上说都是一群私人银行的联合,因此美国总统也只能向美联储主席提名,而无法对美联储主席的具体工作指手画脚。</p>

而房地美和房利美却相当另类,是具有最大“美国政府赞助企业”身份的半国有企业,他们二者本质上都属于私有上市公司,但享受政府赋予的特殊权利,包括免交各种联邦及州政府税收,并享受来自美国财政部金额提供22.5亿美元信贷支持。这两家公司共同负责建立美国房地产贷款二级市场,其发行的以房地产为抵押品的债券总额高达4万亿美元!</p>

两房的创立和1938年席卷全球,并导致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经济危机有直接联系,当时由于缺乏贷款资金,美国数百万家庭无法拥有住房,或者面临失去住房的风险。政府成立了一家名为房利美的公司,让它在幕后运作,确保住房抵押贷款银行和其它贷款机构有充足的资金以低利率贷款给住房购买者。</p>

房利美虽然不直接为房屋购买者提供贷款,但通过购买各种贷款机构(这些机构直接向房屋购买者提供贷款)的房屋抵押贷款来为房贷资金提供支持,目的是增加抵押贷款资金的流动性,降低购房成本。1968年,房利美成为私营公司,而1870年,国会成立房地美,以加强竞争,二者共同垄断了美国房地产二级贷款市场,相当于美国地产信贷的总担保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