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宫闱风云(十五)(2 / 2)

唐风 淡墨青衫 0 字 2021-07-29

说罢,皇帝破天荒的站起身来,原地向柳泌做了一揖,以示敬重。</p>

那柳泌到也吃的住劲,也只是站起身来,做个揖首,一脸肃容,向皇帝答道:“臣本山野村夫,侥幸被仙人看重,委以辅佐天子成仙的重任,今陛下如果拜托,臣敢不尽全力?臣请陛下允臣即刻回台州采练仙丹,待仙丹练成,陛下服用之后,便可成仙!”</p>

李纯到颇觉意外,唐皇服丹他到不是头一个,英明如太宗者,也曾服用丹药,信重道人。只是那些道人无论多大声名,只要到了京师后,便赖下来再也不肯离去,凡世红尘的享乐,比之成仙对这些道人的吸引仿似更大一些。</p>

柳泌主动要求回到台州,李纯原本就信重于他,此时更觉得敬佩。在唐时,不论百姓官员或是方外之士,无不以在长安定居为荣。从七品下的小京官,放到外州做正五品上的司户,也都是大不愿意。这柳泌被皇帝召来京师,居然主动要求还乡为皇帝采练仙丹,显然是公忠勤能,一心要为天子效命。</p>

“既然如此,朕便敕令你为台州刺史,以便宜行事。”</p>

柳泌这次到是没有推辞,躬身一礼,便接受了这项任命。</p>

李忱只觉得匪夷所思,在大唐呆了这么几年,他已知道唐朝的地方官的权力远大于后世,监察制度又很是薄弱,一个刺史在其管辖的领地,基本上就是说一不二。皇帝竟然任命一个山野道士为刺史,看来也是想成仙想的疯了。而且看现下的这个态势,皇帝对这个妖道信之不疑,自已年少,就是有神童之名,得皇帝宠爱,也决计不能上前乱说话,惹得皇帝动怒。</p>

正事谈妥,殿内一众人等又闲聊了一会道家筑基吐纳的理论,柳泌便起身向皇帝揖道道:“陛下,练丹一事很是急迫,臣这便告退,星夜往台州去寻材料的好。”</p>

李纯大喜,也不挽留,只略一吩咐几句,便欲让他离去。</p>

“陛下,臣去收集材料,却要留下两个小徒,在宫中寻一清静地,让他们先把炉鼎等物准备停当,俟臣一回京师,就可开始练丹。”</p>

“甚好!”</p>

皇帝转头往郭钊略一示意,郭钊忙答道:“陛下,此事交给臣去打理,陛下只管放心就是。”</p>

他略一沉吟,又道:“陛下,在大明宫行事,却是有些不便,不若就到长林门外的长生院中准备,陛下以为如何?”</p>

“此类小事,由卿做主便是。然则切忌大张旗鼓,惹事生非。”</p>

“是,陛下但请放心。如此,臣亦告退。这便往太极宫,与柳山人的徒弟准备丹炉。”</p>

李纯微一点头,以示同意。见柳泌信步往殿外而行,又见李忱盯着柳泌背景,小小脸庞上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皇帝到突然想起一事:“柳卿且住,朕带十三郎来,却是要为他求几个符箓玩意,让他挂上身上,驱除邪祟。”</p>

“陛下,天家居住深宫之中,当初建宫时,就有无数前贤以大法护佑,寻常妖邪决计进不到宫中。不过皇子此时虽年幼,将来也必定会有出宫时,年少福高,易受鬼魅嫉恨,挂几个符在身上也好。”</p>

柳泌说罢,招手向身边的随侍小童示意,一名小童在身上斜挂的包裹里摸索半天,掏出几个镶嵌着金玉的道家法器,为李忱戴上。李忱斜眼看他,见这小童到是面目白净,眉清目秀,衣服虽然平常,却也一尘不染。见这小皇子拿眼瞅自已,那小童便也向他微微一笑,两眼炯然生辉,令人一望而有亲近之意。</p>

李忱忍不住开头问道:“你叫什么?”</p>

“殿下,臣姓宁名致远。”</p>

李忱噢了一声,向李纯道:“父皇,这小童的名字蛮好听。”</p>

李纯噗嗤一笑,指着他笑道:“尔才多大,却叫人家小童!”</p>

“父皇,他们要练仙丹,儿臣也想过去看看,求父皇恩准。”</p>

郭钊听闻他要过去,心中一急,忙欲开口劝阻,却听皇帝点头笑道:“也好,尔自降生,便居于大明宫中,甚少出外。现下也走得说得,便出宫玩耍一下也好。”</p>

李忱见郭钊一脸愠色,心中暗自得意,心道:“古人不知道有多少死在服丹上,皇帝不知道,我可清楚的很。此事,我决计不能让你们如意。”(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