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十六宅(三)(2 / 2)

唐风 淡墨青衫 0 字 2021-07-29

见九妹立身于门前不动,李忱向她微笑道:“怎么,还要孤亲手扶你坐下不成?”</p>

他与帖身侍女亲近随和,对王妃郭氏疏远,唯有对九妹却是敬重非常,每次见她,均是如临大宾。</p>

九妹见他正襟危坐,眨眼功夫,已是精神奕奕,充满活力,不禁笑道:“殿下及冠有年,身体亦越发健硕,看来习武练剑,果真是大有好处。”</p>

她此时低语温婉,一点不似适才与紫儿争执时的刚强果毅,只是眉间额前,却仍有一股英郎之气,比之寻常女子远远不同。</p>

李忱听她夸奖,不禁抚着下巴笑道:“这是自然。大唐变乱是迟早的事,孤当年为了自身救下今上,实在对不住天下人。思前想后,这乱局由我造就,还需由我来收拾。这样,才能庶已无愧于心。”</p>

他这样大义凛然,虽然此时与九妹说的话已是这整个王府中及少有旁人可以言说,却仍是不尽不实。</p>

九妹知他敷衍了事,禁不住神情一黯,却又向他道:“殿下,昨儿近山堂的人来报,绛王昨夜回府后,内廷有小黄门自侧门而入。足有半个时辰之后,这才辞出。颖王、江王等诸王直接回府,并无异动。”</p>

李忱自当年宫变,深恨郭妃及诸宦官杀害宪宗与陈妃,矢志报复。再加上自身安全难以保全,委屈求全之余,又在暗中寻求发展。</p>

宝历三年,他救下敬宗,使得自已一时无忧。后来思考良久,知道大事不妙。他虽然史学知识不深,却也知道敬宗这样的皇帝,决计不是在位很久的明君。在其身后,大唐原本还应有七八十年的时间才会覆亡,而今上如此的做法,只怕再有十年八载功夫,大唐必定会元气耗尽,立时被灭。</p>

到那时,覆巢之下全有完卵,自已身为亲王,不论是异姓夺位,还是农民起义,自已贤愚与否都不是理由,谁遇着了,都是咔嚓一刀!</p>

无论经过多年的亲王生活,对进一步的权力有着无法遏止的向往也好,或是因要报复郭妃等人也罢,又或是纯以敏锐的眼光看出唐室危怠,希图自保的理由来说服自已,李忱自当日宫变后,早已放弃当初理想,转而往夺嫡之路行进,再无回头之日。</p>

自从开府封王之后,宫中对他的监视大为减轻,十来岁的李忱便开始着手建立自已的武官班底。</p>

他以射猎为名,广寻勇敢少年,以兵法约勒,以重利厚赏,十余年下来,光王府中,已有一支百人左右的武勇之士。</p>

只是害怕宫中起疑,李忱始终不敢扩大自已的亲随武卫。这百名卫士虽然可以人人以一敌十,却也绝对不是长安城内过万禁军的对手。</p>

与招募勇士同时,李忱通过九妹及其余几个心腹,在宝历五年以李忱的书房近山堂为名,以李忱看过几本地摊小说的对间谍组织的理解,以完全现代的方式和流程,成立了到也称得上是当世之时最先进的间谍组织。</p>

十一年过来,近山堂分为谋、探、判三个组织,李忱眼前的九妹,便是负责近山堂刺探情报的首领。</p>

李忱虽然惫夜奔忙,对九妹始终不肯怠慢,仍是正襟危坐,成因便是如此。</p>

待他堪堪听九妹说完,忍不住一个呵欠涌将上来,却是一手捂到嘴上,又强憋回去。</p>

李忱做手下时,最忌领导不专心听自已的汇报。人同此心,他自然要多加注意。</p>

因见九妹再无话说,李忱如释重负,向她道:“快回去歇着吧。昨夜我不曾回,料想你也不得睡,既然无事,便回去好生休息。”</p>

九妹向他点头笑道:“殿下打了一夜狐狸,臣也是看了一夜文书。不过一动一静,苦甘不同。殿下不必为我操劳,趁着有些空闲,闭目养神的好。”</p>

李忱淡淡一笑,并不回答,只是站起身来,将她送走。</p>

见她的身体凫凫婷婷,渐行渐远,李忱却仿似未见,心中只在念叨:“绛王?嘿,六王兄,别人都说你憨厚愚笨,我却知道你一向心怀大志哪!”</p>

心中不住念叨,却冷不防身体一震,已被人抱了个满怀。</p>

他感受着胸前的柔软和弹性,嗅闻着对方头发上的香气,笑道:“小妖精,得空儿便来缠我了。”</p>

话音未落,便猛然将紫儿全力的拥入怀中,横抱住她的娇躯向床榻的方向走去……(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