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2 / 2)

唐风 淡墨青衫 0 字 2021-07-29

自巴舍尔以下,一众胡人均是跪地谢恩,便是那女子,亦是起身向李忱一福。李忱急忙伸手,握住她手,笑道:“些许小事,不必多礼。”</p>

他只觉这女子双手柔腻细滑,身上一阵阵胡人熏香袭来,再加上那女子行礼时胸口露出的一抹嫩白,令人观之而色动。那胡女只觉李忱手越来越紧,两只眼睛盯着自己的胸口不肯离开,心中一阵急恼,再也不管他如何仁德,双手急忙用力,将李忱的大手推开。</p>

李忱为免尴尬,急忙咳了几声,向巴舍尔问道:“你们此去,可有什么打算?”</p>

“殿下,大唐实为天下乐土,商业繁华,文化广搏精深。对咱们胡人的衣食行止,从无限制,信奉的宗教教派,亦是从不干涉。若不是那李德裕,咱们守在长安天子脚下,不知道有多快活。现下无法可想,只得回故乡波斯了。”</p>

“喔?你们的故乡现下已经被大食人灭国,全数改信真主。你们信奉基督,回去之后,很难容身。”</p>

“殿下,大食人将咱们灭国不久,其实整个波斯境内,多半还是信奉上帝。虽然比在大唐要小心些,大概还不妨事。”</p>

李忱知道这些人除了返回波斯外,再无别法可想,便也含笑点头,命张仲武带着这群胡人,往城门处而去。</p>

待看到这些胡人全数离去,李忱便亦起身,带着一众属下出得酒楼。正欲命人会帐,却见酒楼老板与十来个伙计早就跪了一地。见他出来,各人忙恭声道:“小民等叩见刺史大人。”</p>

李忱正满头雾水,却见酒楼外面早就聚集了大批百姓,见他出来,均是跪倒在地行礼吹呼,恭迎刺史大人。待他看到那几个备办灯笼的侍众手提上写“刺史”、“李府”,等字样的灯笼时,方才省悟。</p>

挥手命众百姓起身,李忱急忙带着众人离去。借着灯笼微光,到是看到不少百姓衣衫破烂,就在这湖边路旁,以草舍安身。他们多半瘦骨嶙峋,弱不禁风,见到刺史到来,却仍是挣扎起身,不敢失礼。李忱虽是看的心酸,却也不及停住询问。适才那些胡人虽然不曾动手,众王府家将却也不敢怠慢,将李忱团团围住,直拥向前,脚步一直不停,此时有灯笼照路,不过小半个时辰过去,便已回到刺史衙中。</p>

将旁人打发至偏院歇息后,李忱却又将叶知雨唤至前院正堂。唐制,正四品下的官员,可以居住四门五间的正房,李忱的书房卧室尚未收拾齐整,只得暂且在这正房安睡,比之当日在长安光王宅中,还要大上许多。</p>

见叶知雨大摇大摆进来,李忱见他一脸智珠在握的神情,便向他问道:“知雨,知道我唤你来是何事?”</p>

“殿下,左右不过是为那些胡人的事。若是城中官员的小事,还不值当殿下这会子唤臣下过来。”</p>

</p>

他虽是一脸惫懒模样,到是一语中的。李忱点头一笑,向他道:“这么说来,你知道如何做了?”</p>

“是。臣这便赶赴长安,将今日事,告之绛王。见过绛王后,再去见颖王。颖王如此对殿下,未必不会在暗中对绛王下手。而且此事如等事情,他决计不会只派一股胡人便罢,这汉州城内未必没有后手。咱们只需向他表明,以言语相刺,想来他会收敛一些。如若不然,殿下在汉州城内,成天要提防刺客,别的事,也不必做了。”</p>

李忱以手抚额,向他笑道:“知雨如此知我,我复何忧?你明儿就去办这件事,越快越好。”</p>

“是。只是殿下今日放了这些胡人,让颖王无可灭口,将来翻出此事,咱们固然是没有证人,颖王却是心虚。其实,放了他们,不若咱们将他们扣在府中,将来翻过手来,就是对证啊。”</p>

李忱知他不解,在此时却也不必多说。他放这些波斯人回乡,却也是置一步闲棋,将来用或不用,还在两可之间。</p>

眼见叶知雨转身离去,李忱心中只是不解。这颖王李炎一向厌恶自己,甚至多次刺探,比之皇帝及郭太后尚及有过之而无不及。自己不知道哪里触怒了他,如此不肯相容。只是现下立身不稳,根基不深,还没有到与长安决裂的时候,刺客一事,闹腾起来殊无好处,只需将他稳住,不再来惹麻烦就是。</p>

他也顾不上考虑太多长安方面的阴谋诡计,自从离开,便下决心将来要提兵入京,只要有强大的武力为后盾,便是千夫所指,又能如何。</p>

待到第二天天明,李忱如常坐衙视事,巡查州城四处。汉州诸官,除了录事参军韩旷应卯前来,不敢怠慢外,其余的各级官员或是告假,或云生病,不但长史和司马仍是不肯前来拜谒刺史,就是那日来过的诸多官员,亦是消失不见。</p>

州内上下人等原以为李忱必定会大发雷霆,召集官员斥骂,怎料他却不以为意,全然不将这些官员放在心上,每日只召见韩旷,了解汉州各县的民情风俗,财政况态,如此十数天后,不但整个汉州的官员百姓对李忱有轻视之心,就是光王府内,不知情的下人仆役,亦在议论光王太过软弱木讷,不能决断政务。(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