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中国功夫(2 / 2)

驸马传 短头发 0 字 2021-07-29

苏轼哈哈大笑,狂放之态毕露,顺口吟诗:“远公沽酒饮陶潜,佛印烧猪待子瞻。果然有趣。”</p>

王安石看苏轼顺应情景出口成章,赞道:“苏郎真墨客也,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p>

李二看出空档,急忙插话:“交趾小国进贡之物非是麒麟……”</p>

王安石诧异道:“不是麒麟那是何物?”</p>

“总要见了才知道,我对天下禽兽颇多涉猎,想来一见之下,定能识得。如此可免去朝廷对交趾的回礼,亦可保存我天朝体面……”</p>

王安石道:“那两头怪物体态粗笨,怕有几千斤的重量,我看它体表无毛,定是炎热之地所产。你真的能够认得?”</p>

既然是大型动物,李二自认不会不识:“一见之下,定可识得。”</p>

王安石看李二神态自信,也是信心大长:“如此甚好,明日早间我带你去建章宫!”</p>

方一出王府,德全便对李二行礼:“驸马爷爷受我德全真心一礼!”</p>

李二笑道:“以往你对我行礼便是虚心假意?”</p>

“以往老奴确实看驸马爷爷不起,今日方知爷爷才是真正的武学大家。老奴生性好武,穷一生之力,阅尽天下武学典籍方练成神功。本以为是另辟蹊径独树一帜,我这功夫确是要自宫方可习得,却被爷爷一眼看破……”德全心悦诚服。</p>

“你说的过了,我哪里是什么武学大家,还不是手无缚鸡之力被你捉了?”</p>

德全收起那幅故意装出的猥琐模样,正色道:“爷爷差亦,真正的武学大家未必就会武艺,前年我也曾遇见一武学高人,便如爷爷一般不习武术的。”</p>

这话引起李二的兴致:“我怎不晓得有什么武学大家?是何人物?”</p>

“便是龙图阁中大夫黄裳,此人亦不习武,对于道家延年养生之术最是精通。黄裳为圣上搜罗天下道经,并详刊校阅,役工镂版,终于也写出部武学奇书……”</p>

“《九阴真经》?”</p>

德全郑重道:“驸马爷爷也见过那《九阴真经》?我曾有幸看过一回,受益良多。黄裳一代奇才,虽不习武,武学造诣胜我甚多亦。”</p>

李二道:“那《九阴真经》偏重致胜克敌,偏离道家养气保命之根本,虽是变化奇幻,终究算不得上乘。”</p>

老太监德全闻言,对李二愈加的钦佩:“爷爷果然一语便中,黄裳也是如是所说。虽是下乘,亦比我那以残缺之身修炼的阴毒武术要高明的多。”德全念及此,大生感慨:“武学一道终究是要讲究天赋的,爷爷比老奴要强的太多。”</p>

“天赋固然重要,却是无法改变,若是勤加修炼也不难有一番成就。”李二做出“武学大家”的学究模样,诵了几句武侠小说中的《九阴真经》总纲,来卖弄自己的渊博:“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p>

哪里晓得德全对那总纲知道的更多,接着就诵了下去:“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阴阳之候列,变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不谋而遗迹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