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铁血小孩初露狰荣(2 / 2)

驸马传 短头发 0 字 2021-07-29

“明白的了,有的事情不必要打仗来结局,便如当今的北方局面一般。有的事情还是要靠军力,便如以后的北方局面,可是这么个意思?”</p>

小小的赵煦老是想着打仗,李二也不以为意,想世间少年,哪个不是胸中血热?哪个不是念想着可以驰骋疆场留芳万古?到了一定的年纪自然会老成持重。</p>

“北地局面如何,如今还不可尽言,且看局面如何进展。况且开战乃是朝廷里的大事,自然是由枢密院来定夺,也轮不到我来胡言。”</p>

皇帝一言九鼎,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古以来少有这样的局面,很多读者一定会认为做了皇帝就可以为所欲为,其实那是受了清宫戏的毒害。若真是如此,大宋神宗皇帝大可以说一句“闲来无事,变个新法试试看”然后就大刀阔斧的执行新法,也不必几次三番的费如此许多的周折了。大宋的制度和满清有极大的不同,抛开政治制度不说,就是人们印象中最最重要的军权也不是完完全全的掌握在皇帝手里,禁军是归中央统辖,而不是归皇帝一人直辖。枢密院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皇帝的专权。</p>

很简单的一件事情,便如神宗皇帝念念不忘的要收复燕云之地一般,不通过枢密院皇帝也不能和契丹人动武。即便是皇帝强行作为也要费好大的周章,起码要把枢密院清洗一遍,如此一来皇位还说不定落在谁的手里呢。</p>

左右国家大事的除却皇帝本人,枢密院也是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国家政策的制定在很大程度上要受枢密院的影响。</p>

司马光一派主政时候,以稳重见长,纵无大功亦无大过,如今新党抬头,新党在枢密院的影响日益的大了,大宋的政策尤其是对外政策开始愈发的强硬,首先便是表现在对待北方辽过的态度上,何况神宗皇帝本人也是十分强硬的主战派。</p>

整个大宋已经在主战的道路上走的更远了。</p>

“驸马熟知古今慧眼如炬,观我大宋国力较那辽国如何?”这才是赵煦最为关心的,只要国力比契丹人强,便可以轻易的击败契丹,一雪宋人之耻,重振大宋雄风……</p>

“我大宋国力么……自然是要较那辽国要强的……”</p>

赵煦闻得,登时便是欢喜:“如此一来,北地之战必然大胜,燕云十六州重归我大宋版图之日不远矣……”</p>

终整个北宋一朝,燕云十六州便是心头之痛,赵煦如此的关注也是可以理解,李二唯恐他理解的差了,急急的补充:“我朝国力虽较契丹人更盛,终究不是强到了压倒的地步,堪堪可以弥补军力上的不足罢了,欲收复燕云之地却是谈何容易?”</p>

“嘿嘿,”赵煦很是相信李二对于天下大势的把握,既然李二都说国力可以决定一切,那铁定大宋是要强盛的:“若是有朝一日我能够上的朝堂,必然重用王大人,力行新法之事,将我大宋打造的铁桶一般,然后便是征讨天下,要万邦来朝,成我大宋千古未有之局面……”</p>

李二暗暗叹息,小小的赵煦又在做白日梦了,如今的大宋虽是在国力上占据了些上风,奈何军力却是不堪。重文轻武、中央揽权等等举动虽有些个益处,终究是大宋致命的弱点,积累百年的弊端如何能够一朝改变?</p>

纵是真的如赵煦所言的那般,新法得到全面贯彻,国力或许会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奈何新法也不是十分的完美,不大可能改变大宋根本上的弊端。</p>

李二真心的对赵煦言道:“郡王想的还是太过简单,许多的事情也不是想一想就能够做到的……”</p>

“嘿嘿,我年纪虽小,也晓得知易行难的道理。纵是将来……也是需要很多的人才相帮的。驸马如此大才,偏偏官家却不肯重用……”</p>

李二暗笑:“赵煦终究是太小了的,不晓得自家和神宗皇帝之间微妙的关系,自家的才能愈大越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大用,这些个帝王心术赵煦还不理解。”</p>

</p>

“我也是想的许多时日了,以驸马之才窝在此间办个小小的邸报实在是大才小用,朝廷里又不肯委任驸马以要职,不若请驸马屈就为我之师……”</p>

李二骇然,想不到小赵煦竟然又这般的念头,仔细想来却不大可能,赵煦身为皇子,虽排行第六却相当于长子的(神宗前面的5个儿子痛是夭折),很又可能成为皇储,太子之师这般重要的职位朝廷自然不会允许自家担任。</p>

赵煦所言终究是个孩子的想法,纵是他自己愿意朝廷和皇帝也不会通过,何况李二也模样心思牵扯进大宋的高层。</p>

“殿下虽是好意,终究是难成,不若又了闲暇便来我这里游玩,为师之事再也休提……”</p>

“本就对官家说过这事情的,父皇只是不愿,这便去再央了皇祖母,说不定就准了的哩。”</p>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CMFU.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