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章 国事家事一勺烩(2 / 2)

可惜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儿都是短暂的,父亲要走了,而且这一走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见面。他究竟是不是个好父亲,洪金河现在也说不清了。如果这个问题放在十天前,他会坚定的摇头,不管他为帝国贡献了多少,对自己来讲,他都不是个好父亲。可是通过这短短的五天时间,自己的思想居然就生了巨大的变化。也不是说他就是位好父亲,但也没有原来那么让自己不满了。

父亲一直都说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应该多交流、多互相了解,这样可以避免很多误会。现在看来这句话也是真理了,如果不经常沟通、不经常了解对方的想法,连父子俩都会有误会和不满,更别提两个国家之间了。

洪涛不光给洪金河留下了父爱,还给他留下一个帝国用兵的好出路,也是说服帝国议会改变主意的办法。

帝国政府费了好几年时间把兵力都集结完毕了,不能如期开战的损失一点不比打仗少。所有这些集结工作都要花钱啊,还不是小数,总不能再悄无声息运回去吧。那样的话就是全赔,一点损失也弥补不回来,这也是影响议会做出最终决定的一个大麻烦。

当洪金河把这个忧虑透露给洪涛之后,他这位老爹笑眯眯的从兜里拿出了一张纸条递给了儿子,上面画了一张地图,还写了一段话。

“印度半岛……您可真狡猾,大宋人这次是免于战火了,可是半岛上的人就活该倒霉了啊。如果让我表哥知道是我怂恿帝国政府入侵他大舅哥的领地,不知道他会不会来我家和我拼命。”纸条上画的就是印度半岛,那段话的意思是说让帝国别鸣金收兵,只是转换一下作战目标,把大宋换成印度半岛。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先印度半岛对帝国以后向西展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半岛之上并不都是心向帝国的国家,还有很多国家并不拥护帝国,一旦他们碰上了好机会,绝对会毫不犹豫的咬帝国一口,趁着这次机会,不如把它们一次性都解决了,一劳永逸。

另外这里还是帝国进入西亚、中亚地区的必经之路,就算不全部占领,也应该把它基本控制住。印度半岛一旦被帝国拿下,阿拉伯半岛就没什么蹦跶的可能了,想什么时候占领就什么时候占领。

其次印度半岛上有帝国急需的人口和市场,一旦大宋成了帝国的加工厂,生产出来货物总得有地方卖才成,即便是印度半岛的市场没有大宋大,也不能说算小了,聊胜于无嘛。

最后就是成本问题了,刀已经出鞘,不见血就收回去等于白浪费感情,印度半岛就是洪涛给帝国找的练刀地点。半岛上有煤有铁,纺织业也很达,多少也能补偿一下帝国的军费损失。如果不给帝队找个合适的目标,议会在取消对大宋用兵的问题上意见就会有很大分歧,有了印度半岛这个目标,相对就要好商量多了。

至于说这个主意到底会不会给半岛上的人民带来灾难,那就不是洪涛和洪金河需要考虑的问题了。洪涛只需要保住大宋,洪金河只需要保证帝国的利益,其它人倒霉了活该,活下来算运气。

更不要脸的是,洪涛没把这个主意当面伊一的面讲,而是私下里给了自己的儿子,并且告诉他在这件事儿上不要亲自出面,要让伊一向议会提案。

原因只有一个,印度半岛上最大、最强的国家就是泊蛟大舅哥的,如果这件事儿由金河提出来,肯定会引起泊蛟的不满,由自己提也是平白无故得罪人。这种活儿还是让伊一去做比较合适,本来他这个帝国总理就是从泊蛟手里抢过来的,再害泊蛟一次也不会令人意外。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