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第三部完结后,第四部完结前(1 / 2)

逆行武侠 萧风落木 0 字 2021-08-03

 第三部完结前,只写了一个外章,这次一起补上,以下是正文:

有很多书友不喜欢第三部,说“写得看不懂”,“不知所云”等等,但却是俺自己最满意的一部。

毕竟是俺自己,第一次独立设计了一个完整的剧情,完整的阴谋链,大局套着小局,小局推动大局,并且完整收尾。

如果以王保保的视角来看,主线简单且清晰。

削弱中原五派的实力,并挑动明教谋反,如此,他的父亲:天下兵马大元帅汝阳王,顺理成章获得兵权。

皇帝和朝廷自然不是白痴,必定会百般阻挠、拼命限制。

紫杉龙王此时就派上用场了,她会领着明教肆意刺杀、或击败,和王保保敌对的政敌。

内有王保保提供情报,想必皇帝和朝廷一方的将领,必定损失惨重。

本文主体是武侠,所以将朝堂争斗简单化了。

实际自然会更加复杂,但是如此设计,至少能取得一定的优势。

而紫杉龙王会因为屡立大功,在明教中的地位更高。

王保保再趁机囚禁汝阳王,“挟天子以令诸侯”,借他父亲的名号,号令其麾下部属。

然后亲自率军歼灭明教,获得极高的威望。

有紫杉龙王做内应,明教必败无疑。

皇帝和朝廷此时,必定害怕他功高震主,留在京城的汝阳王,便会成为他们的筹码。

王保保会让汝阳王在此时身死。

如此,不但博得了同情,有借口清君侧,汝阳王一系的军中将领,也牢牢的绑上了他的战车。

元廷昏庸,只要步步为营,成为皇帝大有希望。

这便是王保保的布局。

……

可是第三部,是以风萧萧的视角来看,所以看得云里雾里。

在昆仑山山脉之时,风萧萧只是为了救出张无忌,目的单纯的很。

可抓住赵敏之后,却听到了紫杉龙王想要投靠汝阳王,此时心中已经起疑。

但面上不动声色,依旧打着救张无忌的名号,赶去西域光明顶,查明究竟。

路上遇见峨眉被军队围攻,更得知有大批军队围攻明教和其余四派。

风萧萧立时就知有大的阴谋。

赵敏刚被捉不到一月,骑兵就已经到了西域,这说明什么?

说明这些士兵早就被调来了。

如果是经过朝廷同意,王保保调兵就不可能瞒过赵敏,

可赵敏却茫然失措。

没有哪个朝代能够允许,成千上万的士兵随意调动。

这不是想谋反,还能是什么?

所以风萧萧尽力救出五大派,为中原保存实力。

但他还不放心,于是逼供赵敏。

赵敏聪明的很,看见士兵出现,她就和风萧萧得出了同一个结论。

风萧萧又具体询问了细节,半肯定、半猜测,王保保的下一步动作,就是针对明教。

没错,就是紫杉龙王。

风萧萧便让赵敏去向紫杉龙王求救。

紫杉龙王果然中计,向风萧萧发难,风萧萧站住了道理,趁机将她废掉。

接下来,回转中原。

王保保怀疑赵敏,已经猜到他想弑父,所以屡次狠下杀手。

可汝阳王并不是傻子,王保保数次想杀赵敏,已经让他起疑。

王保保无奈之下,只得提前将父亲囚禁。

然后重新设计布局,想让武当武林大会无法举行。

少林、华山,皆被他设法牵绊。

又让玄冥二老,配合陈友谅,装上十几车炸药,运上武当,将与会的中原各派尽数炸死。

最后让波斯总教去光明顶夺权。

让他的布局设计,重回轨道。

可丐帮之事,被黄衫女子识破。

少林、华山,被风萧萧破局。

光明顶之危,由于风萧萧将小昭及时送达,迎刃而解。

风萧萧又通过黄衫女子,让汝阳王府的死间,原丐帮长老方东白刺杀元帝。

杀皇帝有那么容易么?方东白必死无疑。

元帝也必定会以此借口,除掉汝阳王这个眼中钉。

王保保只得仓惶逃出大都。

至此,王保保想合理上位,已无可能。

并且陷入中原义军,和元朝军队的夹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