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六十四章 再次勒索(1 / 2)

匪帅 泣风尘 0 字 2021-08-04

 两淮连连战乱,成年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很多田地因为没有足够的劳动力而荒芜,王千军虽然统一了两淮,并且尽量不再向人间抽调军队,并且让吴家兄弟安排各地方卫戍进行屯田,但劳动力还是远远不足,就算是加上已经成型的牧场内的老马也是一样,最关键的还是人口。</p>

人口这东西并不好控制,现在这个时候鼓励生育,那根本就不可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那也是有代价的,其代价就是隐忍十数人,不再对外出兵,尽量节省口粮,这样才是坚持到新一代的人成长。要知道,每增加一个新生儿,在最快十四年的时间里,所有的新生儿都是负担,只会浪费粮食与物资,不断地消耗各种储备,到最后成人了,也要在经过比较长的一段时间来训练与安置,总之这绝对是一项无比长远的投资。</p>

可是以现在的情况,这种投资对于王千军来说只有害而没有利,两淮随时都可能遭受到朝廷与齐王的进攻,朝廷与齐王也不可能看着王千军在两淮坐大,因此补充人口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移民。江南的粮食一向很便宜,也就代表着产粮多,水稻一年两熟,每一块田地都比北方的田地要多养活许多人,再加上这些年来江南一直处于一种相对安定的状态,所以江南有众多的人口。</p>

对于江南四大家族来说,一切也许来得太突然了,他们的水师就这样一败再败,只是那么短的时间王千军的军队就过了长江,占领了太平府,随后就是齐王与朝廷的大军,整个行政中枢处于战火之中,地方上的豪强开始观望,大军主力无法回援,江南那么多的人口,那么多可以成为士兵的男子连动员的机会都没有,江南四大家族这一次输的真的很冤枉,上百道总动员的命令发下去,结果回复者却是那么的少。</p>

</p>

齐王的使者骑着快马,身边有一百名骑兵护送,很快就到达了溧水县县城,可结果进了城却发现城内一片混乱,之前的溧水县县令倒台了,其家族也元气大伤,地方上受打压的小豪门世家联合了起来,想要对其家族的残余斩尽杀绝,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对方也不是甘坐等死的,每个家族都有最后秘密的力量,那是在危急时刻用来东山再起的,而这个时候就是动用最后力量的时刻,双方就这样在溧水县县城内互相撕杀着。</p>

势力最大的豪门世家在自相残杀,溧水县县城内也就没有了维持治安的人,很多混混再次抓住这个机会抢劫、杀人、强奸,百姓与一些小商人忍受不了,也就自己联合了起来,开始镇压混混,双方也撕杀在了一起。看着溧水县县城内如此的混乱,齐王的使者找来了城里随便几个人,几个银元宝赏下去,什么都清楚了,知道王千军掠夺完溧水县后就离开,齐王的使者也就没有在留在这么溧水县县城的理由,带着一百骑兵赶紧离开了,如果待得太久的话,杀红眼的人可不管他们是什么身份,到时候连自己都有危险。</p>

好不容易赶到了太平,齐王的使者一进城就发现有大量的物资正在被送出城,这一次他可没有直接去见王千军,而是先在太平城内找一间最大的客栈住下来,打赏了一下掌柜的和小二,终于是弄清楚了王千军现在在做什么,王千军正忙着把从溧水县抢来的物资运回到两淮,而且城内一直有流言,王千军还会到别的地方再抢上几次。</p>

又是上百封信送了出去,这一次的内容与之前的信有很大的差别,信的开头有专门感谢之前众多地方送来的物资,然后就是哭穷,直接说那些物资太少了,王千军不够用,接下去就是要求地方上多捐献些银子和物资,并且希望地方上组织一些百姓,让他们迁移到两淮去,所有迁移的费用王千军都会负责。而在信的最后,王千军更是点名了写道:“军情紧急,如果各地无法将需要的物资送到,我将带人亲自去取!”这根本就是赤裸裸的威胁,因为写信的人太多了,信的内容也无法保密,很快就在太平城内传开了。</p>

对于王千军的这一举动,使者第一个感觉就是王千军太乱来了,这样做在江南会造成多坏的影响。不过马上使者就笑了,一切都是王千军干的,跟齐王没有关系,江南那些地方势力也不是笨蛋,他们都应该清楚王千军的为人,到最后等大批的物资到了,就逼着王千军交出一部分来献给齐王,然后就是看着联合起来的江南地方势力跟王千军过不去,最好是打个两败俱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