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蝼蚁之身(1 / 2)

 “不论他是谁,都必须死。”

女娲言语没有丝毫情绪波动,亦没有丝毫转圜的余地。见此,白帝老脸之上露出挣扎之色,他着实不愿以残魂之身面对圣人修为的女娲,若以他当年的性格,我行我素,绝不吃亏,怕是会立即听从女娲的话,丢下孙绍自己跑路。

毕竟他与孙绍非亲非故,就算丢下孙绍,他白帝的道心也不会有丝毫缺损。

但如今的白帝,不知为何,却有些放不下孙绍这个非亲非故的小家伙。

一咬牙,白帝拉住孙绍,纵身便欲从第二横河遁走,并沉声喝道,“孙小子,把你本体叫出来,凭你现在的状态,老夫带不走你!”

白帝的举动,使得孙绍一怔之后,心头一暖。他与白帝非师非友,但渐渐地,二人却多了一分交情在里面。

被白帝这么一说,孙绍再不犹豫,心神一动,对乱神印中一喝,“此刻不是炼化须弥道果的时候,出来助我!”

一言之后,但见青光一闪,一道身影没入孙绍体内,而孙绍的气势,在这一瞬间,节节攀升,直攀升到妖圣巅峰的半帝之境。第三化身鬼身,本是从孙绍本体魂魄分离出来,化身融合自然不需要另外再修炼。

此刻孙绍修为虽是半帝,但三身合一之后,气势丝毫不弱于五品仙人。

眼中帝气一闪,孙绍周身煞气阵阵,化作猿身,发出一声低沉的兽吼,气势如水波,如涟漪,自其身体圆环散开,将女娲的圣人之威冲散了一分,恢复了动弹,随白帝夺路便走。

圣人又如何,窥探到隐秘又如何,哪一个,都不是镇压他孙绍的理由!

见孙绍化作妖身,修为更是从第六境顷刻变作堪比仙人的存在,女娲的光影之中,传出一声轻咦之声,

“原来是人界那先天道体的猴妖,据说佛门看中了此道体,只是这一切,与本宫何干。因为你,荡魔劫中,杨戬那小子不知少收了多少功德,今日除了你,也为杨戬除去一个阻碍。”

女娲一言既出,第二横河之上,亿万把阴力剑刃分三才布局,拖着一道道长长的剑光,如流星雨般坠下。

听了女娲之言,孙绍先是一惊,再看亿万剑雨,心头再次一惊。

孙绍没想到,二郎神引发的荡魔之战,竟然与女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难怪二郎神身为天神,敢滞留人界,敢对玉帝听调不听宣,原来背后竟有如此后台。难怪二郎神单单一部灌州草头神军,便可横扫人界妖族。原本孙绍以为,荡魔之战背后只有佛门身影,想不到,竟还有女娲插手!

而面对这亿万剑雨的三才阵,孙绍心头升起不可抗拒的感觉。此阵,借的是天地大势,孙绍面对的不是区区一个阵法,而是整个天地的三才绝杀!此阵一动,剑影几乎立刻便来,逼得白帝松开孙绍,险之又险掐出法决,挡住剑影第一轮攻击。白帝此刻已是自顾不暇,根本无法援手孙绍,而孙绍,面对剑雨临身,必死之时,却仍旧毫无惧色。

以他自己的手段,想要破除此阵,绝无可能!纵然他成为妖帝,成就妖仙,仍旧绝无可能!纵然成为太玄妖仙,想要凭自身破此圣人之阵,仍旧绝无可能!

但让孙绍就此向女娲俯首受死,更是绝无可能!

既然已是必死,与其俯首受死,孙绍宁愿死中求活!

面对亿万剑雨,孙绍心念一动,一青一白二道光华分别悬于头顶和脚下,正是久不使用的青竹《道德经》与乱神印。

此二宝为道器,只需一个心念便能唤出。亿万剑雨来势太快,孙绍连取出法宝的时间都没有,故而先唤出道器,略微拖延。

青竹《道德经》已亮了二千余字,两千多个深青光点滴溜溜盘旋于孙绍头顶。乱神印亦是玄天中上等的灵宝,折射出五十重白光,护住孙绍下路。

“两件道器,而且那竹经,似乎还是老君的东西?但未入先天,可挡不住此阵。”女娲微微讶异,这孙绍或许与老君大有关系,方才能获赠此竹经,但这,仍然不是女娲放过孙绍的理由。

两千光点与五十重白光,因为未入先天,终究挡不住剑影,只阻了剑影片刻,便被剑影斩灭。

随着光点与白光的消散,竹经上裂出数道裂痕,乱神印上亦是浮现裂纹,竟是被剑影一个照面,伤了法宝。道器被伤,孙绍一口逆血喷出,却顾不得擦去口中鲜血,而是借着二宝阻挡剑影的一瞬,挥手一招,再次招出二宝来!

他本没有指望《道德经》与乱神印挡住圣人阵威,他只需凭借这一瞬的延缓,取出另外两件先天灵宝便可。

一册金书,是洛书,一册黑卷,却是死簿!

死簿黑芒一闪,第二横河之上,由阴力凝聚的剑影竟无法落下,但一落下,便被死簿纳入内天地中。身为阴界地府的至宝,名列先天,此宝对阴力天生有克制,挡住剑影,并不奇怪。

而另一件先天灵宝——洛书,祭于孙绍天灵三尺,射出万道金光。这金光一现,亿万剑影竟一顿之下,忽而碎散开来。

见洛书对抗此阵竟有如此卓著的效果,孙绍微微一怔,便明白其中缘由。天下阵法,皆是从河图洛书中推演而来,洛书威力或许不强,但本身却是一件足以搅乱天地大势的逆天法宝。

而见孙绍相继取出生死簿与洛书,女娲这才第一次流露出一丝惊异,“两件先天灵宝?生死簿倒也罢了,只在天道第一环中有效,但这洛书…想不到,以你的资质,竟然能获得洛书的承认。若得洛书,本宫倒可少收无数功德了。猴头,把洛书交给本宫,并废去法力,自囚于此处,本宫可饶你不死。”

“休想!”

无论是交出洛书,还是废去法力,对孙绍而言,都是不可接受的。圣人又如何,圣人便可说一不二了吗!

“敬酒不吃。莫要以为你有洛书在手,挡住此阵,便可从本宫手中逃脱。”女娲光影身中,屈指一弹,一道五色光华射向空中,化作一座五色巨山,朝孙绍迎头落下。

此山之威,远不是五行山法术可比拟,其重量,堪比天地,赫然便是女娲用于补天的法宝——五色石!

一压之下,无论是洛书还是死簿,俱被撞下空中,两件先天灵宝,竟不是这五色石的一合之敌。

而孙绍匆忙收回道经、乱神印、洛书、死簿四宝,与白帝相顾骇然。

此宝连天都能补,其威力,已然远超先天灵宝的范畴,而到了下一个境地!

孙绍忽而意识到,即便他已实力大进,在圣人面前,却仍旧是蝼蚁。

但唯一让孙绍欣慰的是,这一次,自己是站着的蝼蚁,自己,与当年却已经不同。自己,还能反抗!

孙绍的神情,落在白帝眼中,使得白帝原本绝望的神色,忽而精光一闪。孙绍的修为在白帝的眼中,不值一提,但孙绍这份战心,却是白帝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白帝忽而一笑,笑自己做了这么多年蝼蚁仙尊,是否也该站起来了。

“孙小子,我以残魂之力,挡这神石之力,你,趁此机会,速速逃走!”

生死之间,白帝手中掐诀,残魂急遽暗淡,片刻间,几乎已淡若无物,仿佛一阵风便可将其形体吹散。而一股浩瀚的元会法力,凝聚于白帝掌心,下一刻瞬间,白帝双目如金,杀意锁秋,大喝一声,一掌拍向五色之山。

“元会之术,化天雷掌!”

掌影射向空中,忽而诡异爆散开来,化作一层层雷力铺开,顷刻间,便铺就了亿万层雷力,形成了一个由白雷凝聚的苍穹,朝五色之山撞去。

以雷力演化天地,虽然这天地只能存在片刻,但此掌威力,已不弱五色石太多!

第二横河之上,发出轰隆隆的雷声与山石爆散的声音,二者不分伯仲。但女娲一石轰下,举重若轻,而白帝却用尽残魂之力,再无第二次出手之力,高下立判。

白帝残魂此刻已是虚弱之极,甚至比刚见到孙绍之时还要虚弱几分,遁回扳指之内,乱神印中,白帝气息奄奄地说道,“孙小子,老夫魂力耗尽,需要沉睡,以防魂魄消散,之后能否逃出女娲娘娘手掌,就全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多谢!”

若非白帝出手,孙绍绝挡不下五色石的镇压,一面抽身便退,一面心神一扫,感知着乱神印中白帝的情况。

此刻白帝的情况很糟糕,非常糟糕,魂魄虚淡之极,时刻都有魂飞魄散的危险。但见白帝手中艰难地掐个法决,魂魄之外,徐徐结出一个白茧,将其魂力收拢于茧内,勉强使其凝而不散。看起来,白帝是要在茧中沉睡了,难怪他死后还能熬过万年光阴,护住残魂不散,想来遇到孙绍之前,他定是以这种结茧手段保护着自己残魂吧。

几个抽身,孙绍已退回第二横河的边缘,只需一步,便能迈出第二横河的范围,回到第一横河的位置。剩下的,只是最后一道阴力封锁。

此刻第二横河被重重阴力封锁,这阴力是第一横河数十倍之多。见此,孙绍双手齐动,三昧真火与太阴真火同时施展,在阴力障壁上焚出一个缺口,一步便欲踏出。

孙绍早已看出,女娲因为某些原因,似乎不能离开三渡河对岸,也攻击不到第一横河的位置。否则,孙绍吞噬第一横河阴力的时候,怕便已被女娲给反手拍死。

女娲不能动,不能离去,那么孙绍只需逃出这第二横河,女娲便奈何不了自己!只要逃出第二横河的封锁,回到第一横河,孙绍有九成把握,自己可以逃出生天!

果然,孙绍踏上第二横河边缘之时,女娲终于面色一变,斥道,“好个猴头,竟然差点让你逃走了。好在本宫早有防备,杨莲,还不出手,难道要放走这个猴头吗!”

“是…”一道温婉的女子声音从河底传来,而后,孙绍忽见自己脚底生出一朵白莲,莲中有芯,芯中有焰,焰中射出白光,朝孙绍一裹,孙绍顿时退出法相之身,法力一滞,被收入此莲之中。

而后,白莲速速变小,化作一盏莲灯,而一个白裙女子,从三渡河下避水而出,一招手,将莲灯收回手中。

女子貌若双十,姿容温婉,捧着莲灯渡水朝彼岸走去,莲灯射出三尺白光,护着女子,那些阴力丝毫不伤。

女子走到女娲与青棺跟前,一指莲灯,孙绍登时从灯中落下,跌于地上。

“做得好,杨莲,若非有你,这一次定会跑了这猴头,本宫可不想让他把此处的事,泄露给玉帝。”

女娲对那温婉女子点了点头,露出称许之色,一抬手,从女子手中收回莲灯。此灯名为宝莲灯,本就是女娲之宝,之前不过是暂时借给温婉女子驱使而已。而那温婉女子,名为杨莲。

一听此女姓名,又见此灯,孙绍从地上站起,拍拍泥土,目光一凝。

此女杨莲,正是杨戬之妹,后世的三圣母,宝莲灯的下一任主人,沉香的母亲。

想不到,自己与杨戬的因果这么深,原本就要逃掉,却被杨戬妹妹给偷袭捉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