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 文化与自由恋爱(2 / 2)

我真的配不上你,素秋,我对你好,只是一直把你当成我妹妹,说完这些,余大郎头也不回的朝寝室走去,只留下哭泣的于素秋在那看着的背影。

杭州城中,丝绸商人于铠菘府中热闹非凡,虽说没有张灯结彩,但庭院各落都被一扫而空,不留一层灰质,为的是迎接永王殿下的到来,自从知道永王殿下在追求自己的女儿后,于铠菘的心情就别提有多高兴了,从几何时,自己怎会想到于家也有成为皇亲国戚的一天,这是多么荣耀的一件事,虽说女儿不喜欢永王,可为了家族的未来,自己还是要做回恶人,相信女儿以后也会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

于伯伯,永王朱慈照一下车就称呼在大门口迎接自己的于铠菘为伯伯,按照大明的律法来,朱慈照这样称呼是不对的,于铠菘一介平民,一个王爷这样称呼他等同于把自己的身份也放低了,但从小就学习华美文化的他,早就不在乎这些繁文缛节了,在华美老师从小的教育下,他只知道,对和自己父亲差不多年纪的要称为叔叔或者伯伯,这是对,对方的一种尊敬,也是对自身修养的一种体现,如果因为自身是贵族,因为对方只是一介平民就有所轻视或者不敬吗,这种人根本不算什么贵族只能算是一个让人讨厌的暴发户。

“永王多礼了,你这样可是折煞于某了”。

于伯伯无需多礼,我从小就学习华美之礼仪,他们讲究人人平等,不能因为自身是贵族或是官员就高人一等,而不尊长幼,您与我父皇差不多年纪,礼当称您为伯伯啊,您要是不习惯就把我当成您一个普通子侄好了,怎么不见素秋妹妹,她身子可好些了?

“好些了,这几天进食也更多了,自从素秋从上海回来之后身体就有所不适,这会还在房中歇息还请永王见谅啊。”于铠菘这话说的到不假,自从余大朗拒绝了于素秋之后,她伤心的回到家中,每日进食都很少,思念成疾,终于病倒了,于铠菘看到女儿这般喜欢余大朗,甚至都觉得自己是不是太心恨了,可理智告诉他,一时之痛总比将来女儿一世之痛好,自己也不是没有给那余大朗机会,供他读书识字,可他到目前为止除了有身蛮力别无他绝啊,女儿跟了他将来必定是要受苦。

朱慈照在于铠菘带领下,来到于素秋房间,虽说在古代,未出嫁的女子闺房是不能有男子进入的,但朱慈照不同,他是永王,在得知于素秋病了特意从京城赶来看她,于铠菘怎好拒绝,在说自己本来就不怎么在乎这些,永王和自己都是深受华美文化影响的大明人,这种传统的礼数的确太有过于束帛。

于素秋头靠床头,面色萎黄,唇无光泽,面无气色,显然一副大病初愈的表情,见朱慈照来了,用柔弱的声音说道:“恕素秋有病在身,不能下床请安”。

没事的,素秋妹妹,你多礼了,你这样说就是不把慈照哥哥当自己人了,你要快快好起来,你可是我们上海学院的校花,听说你病倒了,我这些天也跟着睡不好吃不好,你可不能在这样下去了,饭还是要吃的,你放心吧,慈照哥哥已经派人去上海找余大朗了,你也不想你的大朗哥哥回来看到你现在这样的样子吧。

“谢谢慈照哥哥对我的关心,你对素秋的好,素秋不是不知,只是这生素秋心里只有大朗哥一人,如有来生在让素秋好好报答慈照哥哥吧”。

多年后,华美出品了一部真人故事改编而成的电影,寻你到天涯,故事的主要情节讲的就是一个痴情女子寻找自己爱的那个男人找了十年,在第十年即将过的那天,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相见,这个故事就是根据于素秋和余大朗的爱情故事改编而来。当时这部电影上映后,票房一度达到了一千八百万美元,被称为有史以来票房最高的一部电影,而电影中的经典台词也在世界各地年轻恋人当中流行开来。

即使你漂泊到了天涯,但我矢志不渝的追寻着你,哪怕是十载春秋!即便双鬓斑白,老眼昏花,甚至卧榻而不能起;但只要能依偎在你怀里,这些又算得上什么,因为我只想把这颗热忱的心交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