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 粮食之议(2 / 2)

圣旨到,小德子气喘喘息息的跑到花园中像正在陪着于素秋有说有笑的朱慈照说道:王爷快去接旨吧。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今陕西逢旱,颗粒无收,粮价一日数易,百姓惶惶,朕深悯之,欲遣大臣购粮于外邦,以济国用。永王照,素有贤名,更晓夷事,国咸称颂,兹特赐尔便宜行事之权,总督交夷购粮事。尔当恪守职司,不负朕望。钦哉。

接过圣旨,朱慈照有点依依不舍的看着于素秋,“素秋妹妹,本来还想在多做几日华美大餐给你吃,看来是不行了”。

“慈照哥哥无需伤感,正好我陪你一起去上海,也好找找大朗,于素秋道”。

上海南京路,这条最为繁华的街道,临街的商铺一二楼开有各式华美品牌的专卖店,而一些更高的六七层建筑则为一些公司的写字楼,静安大夏就是这条街众多写字楼的其中一座,共七层,在不久前他的第七层楼被刘建国、孙晟江租下,作为澳洲开发公司在上海的办公地点,两人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站在楼顶俯看怎个上海,他们很享受这种居高临下的感觉。

建国,我听我哥哥说,大明派了永王朱慈照来谈购粮之事,你觉得我们是不是接触下,这个永王,据说他可是整个大明皇室里唯一一个从小就接受华美教育的皇族,和他接触下说不定对我们未来有帮助。

我也有此意,说不定我们也能从这次商谈中得到好处,刘建国回道:国内对这次购粮的条件是,大明必须开放北部几处港口,和做好灾民移民政策,这次移民的人口主要迁往琉球,苏禄、大郑、兰芳等地,不过听说这次大明朝堂上对外移民保守派很有意见,一直和老钱唱反调。

你说的好处,不会是想从这些移民中分一杯羹吧,孙晟江笑道:亏有你的,想着挖华美的墙角,我现在开始羡慕你有个搞情报的老爸了,什么事都能提前知道。

不说这个了,刘建国道:也不知道镇辅那小子的粮食运到澳洲去没有,要是澳洲有什么事咱们俩可就成千古罪人了。

上海特区政府办公大楼内,永王随同一干代表来正与孙尉廷等一干华美方面的代表商谈具体事宜,永王殿下,孙尉廷开口道:出口粮食给大明我们华美也是要承担风险的,今年正好赶上我国几个产粮大区休耕,所收的粮食大批减少,这时要是我国也出现粮荒或是,其他一些海外领地出现粮荒可就无法应对了。

“孙特首这些我都知道,你说的这些只是有可能出现,是一种假设,据我说知目前为止华美国内和一些海外领地并没有出现,现阶段大明有两百多万百姓陷入了粮荒之中,我想您最近也看到上海特区内多了很多衣衫破烂的西北逃荒者吧,难道华美国就忍心看着同属一祖的同胞饿死吗?这次我来是得到了父皇的便宜行事的权的,只要你们提出的条件不是太苛刻我们答应”。

孙尉廷沉默片刻后,最后开口道:我们也的确不是,不想卖粮食给大明,我们也有我们的难处,华美地广人稀,又有众多的海外领地,如果大明能做好一些灾民移民的工作,让这些人到了我们华美的土地上,我想往后出口到大明的粮食也会更多。在有就是如果大明能开放天津、大连、北戴河等港口,另外我们华美政府还想在胶澳建立第二个特区。

听着孙尉廷的话,大明来商谈的官员都有点这华美国是在乘人之危的感觉,这移民之事还好说,开放北方港口,很难办,这些都是在保守派控制的地区内。

孙特首这第一个条件,做好灾民移民是有利于两国的,我能同意,这第二开放港口我可答应不了,您也知道这几处地方是保守派控制区域,要说服保守派不易,就算说服了,日后华美国在此地通商、也会受到很大的阻碍,至于胶澳特区我可以保证能建立,如果这两项都做好了不知华美能否答应出口粮食之事。

“永王殿下的难处我也知道,如果您真能做大这两项,出口粮食之事我会尽力说服国内的国会议员”。

双方谈到这基本就算是成功了一半,按照华美大明多年合作的规矩,只要崇祯帝在这两件事上昭告天下,华美的粮食很快就会运往大明。

会后在孙尉廷的介绍下,刘建国、孙晟江,算是正式和永王朱慈照认识了,也算是未来的合作牵好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