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朝露 (二 下)(2 / 2)

开国功贼 酒徒 4874 字 2019-08-09

“那也赶不上节气啊?都这时候了!过了芒种,不能强种!”对于程名振的设想,周凡显然不太乐观。

“可以种荞麦,产量低,但多少能有个收成。”段清当乡勇之前曾经摆弄过庄稼,接过周凡的话头,笑着提醒。

“撒糜子下去也凑合,那玩意产量虽然不怎么样,倒是个懒庄稼,几乎不用照顾。打下糜子来人吃,秸秆还能喂牲口。”韩葛生也出身寒微,对地里的活门儿清。

“这附近水源充足,地势平整,的确可以开出不少好田来,并且都是水浇地,肥得很!关键是那些水渠得尽早带人去修一修,否则该浇水的地方上不来水。。不该浇水的地方全淹成了池塘……”

“已经成了池塘的,把水排干,会堵住不少鱼!”

谈到种地开荒,除了程名振之外,在座诸位几乎每人都是行家。很快,水榭中的气氛便热闹了起来,大伙七嘴八舌地出起了主意。

“关键是咱们能在这里呆几天,如果呆得时间长,不用九当家您下令,大伙自己就不愿意让地荒着。不信您看着好了,这城墙附近,特比是方便上水的地方,不用下令开荒,弟兄们自己为了抢地皮都得打起来。”有人目光长远,没等开荒,先想到了纠纷。

“那就每人最多五十亩,再多,就算公田,收获归衙门!”程名振略作沉吟,便有了应对之策。“要呆,咱们便不是一年半载。可能是五年十年,也可能这辈子永远在此地呆下去!”

他的话将段清等人的目光再度吸引到一处,大伙仿佛突然意识到了什么,慢慢闭上了嘴巴,脸上的笑容也慢慢收敛。。

程名振浑然不觉,兀自继续考虑日后的规划,“三个县,彼此相距不到三十里,刚好互为犄角。周凡,你愿不愿意领一千锐士,三千普通喽啰去洺水?就在洺水县衙门口开个粥棚,帮刘老汉他们熬到秋天?”

“至于清漳,段清去过一次,地头熟悉。过几天也带领一千锐士,五千弟兄过去。先把县城清理出来,把那些无人收敛的骸骨找个地方焚化掩埋掉!咱们只要在这三个地方站稳脚跟,日后就不必仰视别人的眼色过活!”

众人听了,脸色愈发凝重,终于有人按捺不住,先用咳嗽声打断程名振的话,然后试探着问道:“九哥,您真的打算当县太老爷啊?这可是武阳郡跟清河郡都交界的地方,无论哪边,都未必容得下咱们!”

“你怎么不说,咱们现在想打清河就打清河,想打武阳就打武阳呢?”程名振看了大伙一眼,露齿而笑。。在巨鹿泽中时,他很少这样笑,也从没像今天这般固执,这般自信!自从干掉了冯孝慈之后,几个月来他的脸总是板着,好像头顶上有一堆乌云。而离开了巨鹿泽,他头顶上的乌云就突然散去了,举手投足间都带着阳光的灿烂。“咱们既靠近武阳,又靠近清河,两个郡的郡守无论是哪个发兵来打咱们,都觉得在替邻居帮忙,所以谁都未必肯干这吃亏的事儿!而今年的粮食,咱们可以打着大当家的旗号,逼迫武阳郡与清河郡的官府给咱们凑,包括施舍给前来投靠的百姓的,也可以逼着他们拿出来。”

粮食的确不成问题,大伙既然毫不犹豫地跟着程名振夫妻两个离开了巨鹿泽,就相信程名振夫妻两个有养活这万余弟兄的能力。但是,这保境安民,开荒屯田,历来都是官府才干的事情。大伙嘴上说说可以,真的猛然间转换角色,还的确非常难以适应。

绿林好汉么,向来是劫他人的富,济自己的贫。古往今来,有谁见过绿林好汉自己开荒种地的?

“眼下河北各处兵荒马乱,一个地方比一个地方穷。咱们无论到哪,也抢不到太多的东西!”程名振知道大伙不理解自己的想法,耐着性子,慢慢地解释。“抢光了一个地方怎么办?咱们只能去下一个地方。没一处住得熟,也没一处住得长久。男人们没事,可以风餐露宿,可以吃完了今天不管明天。老婆孩子呢?也让他们跟在队伍后抢一辈子,在泥坑里边找水喝?在死人的尸体上搜干粮吃?这辈子居无定所,下辈子还是四海为家?”

回头看了看北方的天边,他叹了口气,继续道:“本来巨鹿泽勉强还能安身,但那里却容不下咱们。这一路上我就在想,走到哪,才能真正算咱们的地盘?到今天我终于想明白了,走到哪?恐怕都是别人的地盘,都不是咱们的。只有咱们自己开出来,打出来的,才真正属于咱们,咱们才能住得理直气壮。所以,我决定留在这个尸骨成堆的地方,在死人的院子里给活人腾块空地儿。不求将来能成为什么王霸之基业,至少,能保全咱们自己和家人平安渡过这个乱世!”

“也对!”众人苦笑着回应。对于程名振所说的话,他们并不是完全能理解。但需要有个地方安顿老婆跟孩子,这是谁也反驳不了的理由。巨鹿泽不能呆了,而其他的地方需要打,需要流血。唯有平恩、清漳、洺水这一带已经没了人烟的荒原死城,别人看不上,短时间内也不需要太多的武力去保护。在此,大伙刚好可以安下一个家。

一个属于自己的,自己建设,自己保卫的家园。

一个乱世中,可以让老婆孩子不做暂时不做噩梦的地方。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font-size:16px;">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