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如来应化事迹,民初四书,(2 / 2)

沈瑜谢过老板,离开阅汉书局。</p>

他估算时间,此时已经来不及继续捡漏,要尽快赶去拍卖会征集现场。</p>

他搭车回到了酒店,从修复空间取出瓷器,略做观赏,就用两个大提包,仔细的装好几件瓷器,赶去万利拍卖行。</p>

国贸万利大厦。</p>

门口的安保人员看到沈瑜提着两个大提包,大概猜到了他的来意,让他在登记之后,告诉他拍品征集现场在二楼。</p>

沈瑜先给彭经理介绍的工作人员打了电话。不久,就有一个穿白衬衣的人走了出来。他看到沈瑜之后,走过来问道:“您是彭经理介绍的藏家?”</p>

沈瑜说:“是我,我叫沈瑜。”</p>

那人边和沈瑜握手,边自我介绍:“我是业务部的曾旻。”</p>

曾旻带着沈瑜到了二楼,进入大厅里的拍品征集现场。</p>

此时已经是下午3点,沈瑜发现来这里送拍品的藏家不多。</p>

他看到再一排专家席上,坐着八位鉴定专家,其中还有他曾经见过的杨老师。</p>

杨老师此刻正好有空闲,看到沈瑜拎着两个大提包进来,随即站起来,向沈瑜走了过来。</p>

沈瑜将提包轻轻放下,迎了过去说道:“杨老师您好。”</p>

杨老师伸出手来和沈瑜握手:“小沈,咱们认识之后,你一直没到首都来玩儿。这次来,也算是支持我们的工作,我看到你发的瓷器资料了,等一会儿,我给你介绍几位鉴定专家。”</p>

沈瑜说:“谢谢杨老师,给您添麻烦了。”</p>

杨老师和沈瑜寒暄几句,回到座位上。几位暂时没事的专家和工作人员,看到杨老师的举动,开始注意沈瑜。</p>

排队等待的时间里,沈瑜仔细的观察前面的藏家们带来的藏品。</p>

藏家送来的拍品,大部分都没能上拍。看得出来,拍卖行对于拍品的征集还是很严格的。</p>

专家席的鉴定桌上摆着几张名牌,分成了杂项,瓷器,玉器,书画四个大组,一共八个鉴定师。</p>

沈瑜带来的是瓷器,他重点关注了瓷器组的两位专家。</p>

一位带着宽边眼睛,看起来很儒雅的中年人,另一位是秃顶的老者,眼睛很大。</p>

沈瑜等了大概30分钟,终于轮到他了。</p>

他背着背包,两手各提着一个大包,走向鉴定席。</p>

还没有离开的藏家们露出笑意,沈瑜的打扮更像是外出旅游的人。</p>

沈瑜轻轻的把提包放下,先对几位老师打招呼:“几位老师好,我叫沈瑜。”</p>

杨老师笑着说:“我给大家介绍,沈瑜是滨海来的,还是滨海市收藏协会的会员。另外,你们也都听说过一件事儿,他给魔都博物馆捐了一件乾隆时期的铜胎画珐琅寿春宝盒。”</p>

“哦!我听说过这件事儿。”杂项鉴定组的一位老师说:“我专门找资料看过这件藏品,一直想找机会去看一看。”</p>

另一位老师对沈瑜说:“刚才觉得这名字有点儿耳熟,今天总算是认识了,以后咱们多交流。”</p>

杨老师给沈瑜介绍几位专家组的成员。</p>

瓷器组的中年人姓简,大眼睛的老者姓曲。曲老师来自博物馆,简老师是万利拍卖行的鉴定室。</p>

其他几位老师都要么来自博物馆,要么来自拍卖行或者典当行。</p>

曲老师听几人聊了几句,就说道:“刚才我听杨老师说,你这次带来的藏品是瓷器。咱们先看看东西,然后再聊天。”</p>

沈瑜点头,先从提包中拿出了清宣统醴陵釉下五彩花卉瓶。</p>

这件瓷器被摆到桌上,曲老师与简老师眼前一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