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夜读红楼(2 / 2)

首先自己要吃透了才是。</p>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p>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p>

“写的不错啊,非常好。”姜然感慨着,这也不是普通的打油诗,都是判词,记载着一个人的命运。</p>

能够将小说写成这样,也算是名留青史了。</p>

结构方面,姜然根本学不来,或者说,它跟网文来说,根本不是一个路子。</p>

但是人设群像方面的塑造,可以学习一下。</p>

不断地翻看着,看的很慢,直接看到了刘姥姥来打秋风,方才停了下来。</p>

这期间,发生了很多事,有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引出了护官符中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又通过旁人口述,将几大家族的落败写成定局。</p>

也有林妹妹进贾府,这里浓墨重彩的写了一群人的群像戏份。</p>

下面,就是贾宝玉初试云雨情,算是一个小的叙述性描写贾宝玉的性情部分。</p>

看了一眼时间,已经是十二点多了。</p>

姜然揉了揉眉心,这算是每半个多小时才看一章吧。</p>

主要的是,这个排版是真的看得人眼花缭乱,甚至于说,定睛一看,感觉满篇都是字。</p>

这在网文里,那得是十年前的写法。</p>

甚至于说,每章竟然是有七八千字的字数,不是说不好,而是不习惯。</p>

区别于网文每章两三千字的内容。</p>

最重要的是,都是半古半白的文,很难一眼就看出作者要表达的意思。</p>

需要的是翻译。</p>

索性,姜然觉得倒是顺畅。</p>

“红楼梦如果翻译下来,应该算是可以世界流行的读物了。”姜然说道。</p>

不仅仅是要翻译成白话文,还要有英文版本。</p>

这些,姜然打算自己翻译出来,他的英文功底也还可以,一些文学性的修饰,还是可以做到的。</p>

至于中译中,那就更简单了,毕竟,他的文学成就也不低了。</p>

虽然看的很慢,但是收获良多。</p>

将电脑关上,姜然准备睡觉了。</p>

这几章看的姜然微微有些亢奋。</p>

这真的是每章都存在着惊喜,环环相扣,比如说甄士隐的女儿甄英莲走失,引发的葫芦僧错判葫芦案,葫芦,就是糊涂啊。</p>

还有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引出来的一堆事,象征着贾府的没落。</p>

同样,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有些字,有些段落,需要仔细的推敲揣摩之后,才能下定论,甚至,有些需要联系后文去理解。</p>

作为一个典型的群像型名著,能够将所有的角色,都描写的出彩,这需要的笔力,真的太强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