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损兵折将(2 / 2)

我成为崇祯以后 鲟鱼 2500 字 2019-08-10

回到紫禁城已经快吃晚饭了,可我现在一点食欲都没有。王家桢死了,张维枢身受重伤,刘鸿训和钱龙锡伤虽不重,但是受惊不小。这几个人都是我颇为倚重的助手,遭受此祸的根由只有一个,那就是军队的问题。

我看了看跪在书案前的李邦华和张庆臻,他们俩不可能知道下面的士兵会干什么,而且地震过后打砸抢的事件屡有发生,也怪不得他们太多,“你们俩虽然没有直接的责任,但是领导不利也是罪过,罚俸三年,你们觉得如何啊?”

李邦华和张庆臻都没想到崇祯皇帝会这么轻易的放过他们,庆幸的同时也感觉到了崇祯皇帝的爱护,异口同声道:“多谢皇上从轻发落。[www.69zw.com首发]。。”

“那些混蛋都抓起来了吧!先不要杀,明天让乔允升会同兵部一起审理,审理其实就是一个过程,主要是拿那些混蛋做例子,让其他人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我今天遇到了卢象升,已经对京营的人马失去了兴趣,与其花费大把的钱财精力维护京营,还不如让卢象升招募新军呢!

至于此时的京营,最好的办法是调他们去辽东,让他们在袁崇焕那里经历一下血与火的实战训练,估计能活下来的,也都会变成关宁铁骑的一部分。<首发>。

“皇上所言极是,借此机会就应该整肃军纪,把其他不法的军兵也从严治罪,否则这样的事情难保不再发生。”李邦华极其赞同崇祯皇帝的想法。

张庆臻眉头微皱,道:“皇上,这样一来,会不会激起兵变啊?微臣以为还是稳妥一下比较好。”

“张爱卿的担心不无道理,可是整肃军纪刻不容缓,这样吧!你找人把受害的老百姓都聚集起来,让他们也参与公开的审理。”我突发奇想来了一个公审大会,这个想法太好了,既可以避免兵变,又能让百姓归心,我还真是聪明啊!

李标见李邦华和张庆臻走了,这里就剩下了他和崇祯皇帝,心中不免哀叹,内阁之中原本有六个大学士,来宗道和杨景辰因为和魏忠贤的关系说不清楚而获罪罢免,周道登又被皇上骂回了老家,刘鸿训和钱龙锡则受到惊吓回府静养,现在就剩下了他一个人,看来内阁应该添置人手了。

“李爱卿,王家桢死了,张维枢受了重伤,户部和工部一下子没了负责人,而这两个部门主管钱粮器械,委实重要无比,不可一日无人,不知爱卿以为谁可继任?”

我这话本来应该去问吏部尚书,相当于组织部长的王永光,可李标是现在唯一能“活动”的内阁大学士,按潜规则,先要咨询他的意见才行。

<style>

.pp a{color:#f00;text-decoration:underline;}

</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