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大一统!(五)(1 / 2)

 闽粤八大族的问题得到解决,让骆永胜顿觉一阵轻松。</p>

不用再继续杀人了。</p>

他不是一个心软的人,但就像曹操,看到了乱离之下的灾难困厄,也会发出‘白骨露於野’的感伤。</p>

前前后后打了六七年的仗,不只是骆永胜一个人再打,也不是骆楚一个政权再打,而是整个天下都在乱打。</p>

兵过如篦,乱军还能叫军吗,那叫匪。</p>

甚至可能比土匪还要残忍。</p>

“各省虽然没有统计,但料想这六年动荡,各省锐减的人口将达到五百万以上。”</p>

这个数字是内阁拿出来的,其依据便是江西、湖南、湖北三省的实际情况。</p>

仅这三省,就在这些年中死去了近一百万人,仅有少数是被战争动荡中无辜屠杀的,更多的人则是在流亡的过程中饿死、冻死。</p>

河北、江南也是主战场,且人口更加稠密,死伤极剧。</p>

若说损失最为惨烈的,还得是益州、夔州,也就是四川、重庆地区。</p>

这里从雍熙年开始闹造反,一直闹到现在刘世通降楚,前前后后持续了近四十年。</p>

“十室九空啊。”</p>

骆永胜搓了搓面颊,重重叹了一口气,起身,向着寇凖深鞠一躬。</p>

这一下,把后者吓得闪身躲避,问道。</p>

“大王这是何故。”</p>

“若是没有寇阁老仕我大楚,各省便不会传檄而定,仗还会继续打,再打下去,会死多少人。”</p>

改朝换代四个字写起来容易,但这个成语中所蕴含的恐怖往往比尸山血海更甚十倍不止。</p>

中国人口发展史包括历代的户部会要都记载着每次改朝换代,华夏儿女的元气损耗。</p>

如那将星璀璨的三国时代。</p>

汉恒帝将一个六千四百万人口的汉帝国交代灵帝手中,等到司马炎三家归晋,国家甚至连一千万都没到。</p>

即使有大量的隐户,但也绝不会超过一千五百万。</p>

大量锐减的人口一样是国家国力遭受重大损害的症结之一。</p>

“又该有无数人对孤口诛笔伐了。”</p>

骆永胜叹了口气,他现在都看开了,爱谁骂谁骂去吧,熟料寇凖竟然反过头来支持道。</p>

“天下因大王而有无辜者罹难,但也因大王,活命十倍。”</p>

这话说的骆永胜都傻了眼,寇凖这人可不是那种轻易改变立场观点的骑墙派,今天怎么会支持自己。</p>

“若是当年大王不反,选择束手待毙任由朝廷杀头,这五百万人不会死,可他们的子子孙孙会在百年后遭受更大的苦难。”</p>

寇凖拿出一道奏本,递给一脸狐疑的骆永胜。</p>

后者伸手接过,没急着去看,而是听着寇凖的叹息。</p>

“大王这半年多在东南,内阁又忙着各地的规划建制焦头烂额,给了一群旧宋官僚贪污腐败的机会啊,这是都察院刚刚获悉的事,臣看了,触目惊心。”</p>

有人贪腐?</p>

骆永胜吓了一跳,没想到刚刚心生的骆楚政权就会出现这种事,赶忙打开来看。</p>

</p>

这一看,眼可就红了。</p>

事发河南。</p>

“河南因为赵守节的缘故,大量的先宋官僚得以保全,为的就是尽量不伤害这个前宋京畿重地元气,争取政权的平稳过渡,谁知道,这群人还当是由其自治,依旧我行我素。</p>

权贵子弟逞凶伤人、不法官员亲亲相隐,百姓怨声载道但却逆来顺受不敢告状,要不是都察院新晋了一批年轻学子,返乡知悉报备内阁,臣等无能恐怕还不知道呢。”</p>